浪人醫生日記

醫學生「上課上筆記,讀書讀筆記,考試考筆記,考完全忘記」,非常貼切。遠在共同筆記之前的年代,我們幾位乖乖牌同學常是坐在前三排,用心的聆聽教授上課,努力的做筆記,因此考試之前,筆記常成為同學們借閱的對象,很搶手哩。那時,影印機還沒發明,借來的筆記是要逐字抄寫的。

記得當年的階梯教室上鎖,有同學為了搶前3排的上課座位,一大早還從窗戶跳進教室先用本子佔好位子再去吃早飯呢,現在聽起來好像是天方夜譚。當時,最大的希望就是在沒有考試的陰影下,能好好的看書,享受知識的滋味;而當了主治醫師後,也衷心的希望能不在申請研究計畫或教職生等的壓力下,從容自在悠遊于學海,欣賞品嚐醫學論文的奧妙,這些願望終於在我退休之後快樂的達到了。

佳璇醫師對學生面授機宜,如何保護自己,以免受到行為失控的精神病人的傷害,雖然總換來學生的哄堂大笑,卻是非常實用的「教戰守則」。

「該吃藥的人不吃」,很多病人對吃藥各有定見,縱使醫生一再說明藥物治療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卻很難抵擋家人或鄰居隨口一句批評。因此不得不由衷的佩服電台和做健康食品直銷的人能如此的貼近顧客(病人)的心,讓他們心甘情願掏出荷包;更困惑的是為什麼不少學有專精的醫師處方,卻被病人束之高閣?

正如佳璇醫師在「後記」所說的,她是個「內行局外人」(inside-outsider)。也就是這樣一位具備專業、熟悉內部生態,又同時保持局外人思維與寬廣視角的醫者,透過她的慧眼和趣味橫生的描述,直指問題核心.

新增時間 : 2015-09-13 15:39:3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