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治百病-小兒科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己班
學號 1035101424 姓名 張瑋詩

書名 名醫治百病-小兒科 作者 呂鴻基
出版社 立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84年2月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對於足月誕生的孩子來說,並不需要在母乳或牛奶之外,特別添加維他命;只有早產兒、體能發育較差者,才可能需要添加一些維他命或鐵劑。
2鄒國英醫師自稱從小生長在一個充滿「藥罐子」的家庭,他的外婆、父親、母親身體健康狀況都不好,不但經年累月與藥為伍,甚至還得自己學著打針。
3生養出健康的寶寶,可以說是每個父母最大的心願。
4當母體不能健全地孕育生命而致使新生命發生缺陷,這對生下來的個體是相當不公平的事。
5看到那些以前讓我治療過的小孩,如今各方面都發育得很好,心裡面就會很欣慰。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在這本書裡面有很多醫生,他們的專業告訴了我很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呂鴻基醫師,他告訴我們「心臟猶如一具幫浦」,很多人因為心臟不好而失去性命,很多年來,呂鴻基醫師對於兒童健康的議題,始終保持著高度的關心,四十年前,在他的大力促成下,創立了「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長期提供心臟病童和家屬各種補助和支援,為了守護孩子健康的心跳,不遺餘力,而在心臟病童和家屬的眼中,他是慈祥的「呂爺爺」,因為有他和基金會長期的奉獻,很多孩子因此獲得了重生的機會。
呂鴻基透露,當初會選擇小兒科為畢生志業,就是因為他很喜歡孩子,至於會專攻小兒心臟學,則是因為在生命形成的初期,第一個出現的器官,就是心臟。因此,新生兒的心臟健康狀況,對於未來人生是否能夠順利展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在台灣,每一千個新生兒中,就有十個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病情嚴重時必須進行開心手術,所需醫療費用動輒幾萬元,在七十年代,當時還沒有全民健保,這個數字對一般家庭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籌錢的過程通常相當艱辛,甚至會因為付不起醫藥費而放棄治療。呂鴻基深知,只要成功進行開心手術,病童的人生可能就此扭轉,因此,面對無力籌足醫藥費的家長,備感遺憾。一九七一年六月,「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正式成立,是台灣第一個醫療基金會,成立宗旨是協助心臟病童獲得適當的治療、促進社會人士對心臟病童的關懷,並鼓勵小兒心臟病的預防與研究。雖然我無法向呂醫師一樣厲害,但是我會和他一樣有一顆熱誠的心,用盡全力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新增時間 : 2015-09-13 23:43:3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