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學年暑假讀書心得-護理典範─趙可式心得

護理典範─趙可式心得 N二辛1035101371 4號 張于倩
書名:安寧伴行 作者:趙可式 出版社:天下文化
趙教授在2006年時自己也罹患第二期乳癌,在抗癌過程中趙教授沒為自己的病掉過眼淚,反而心懷感恩、快樂的心情面對自己的病。趙可式教授被譽為「臺灣安寧療護之母」,她所寫這一本「安寧伴行」書,內容是在敍述她在60幾年前對三位病患的啟發。造就她之後學習安寧療護之動力。
趙可式教授這近30年來,在從事安寧療護工作上,陪件每一位癌末病人走完人生的最後旅程。趙教授讓每位病人在面對死亡不恐懼, 心理、生理得到最大的舒解。讓每位病人家屬有了一個精神上寄託。趙教授將這些病患的故事寫成這一本書,希望每位醫療及護理人員可以提升專業醫療服務、照顧、安撫病人及家屬。
說起癌症,每個人都會對它產生無助惶恐,當事情發生時心理都是在掙扎是治療?或放棄?就是在考驗人的本性。罹患癌症病人是須要家屬、朋友、醫師更多、更用心的關懷。
安寧療護的成立目的就是讓一個人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尊重,讓他的生命力即使在病症末期還能活的自在。
書中的第一章「害怕與誤解」,談到「影響現代人面對死亡與瀕死態度的因素」,敍述高教育高知識份子,在面對死亡也會害怕。自視高的醫師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一面的要求家屬不放棄治療,但未考慮病人的各方面狀況。反而造成與病人家屬的衝突。醫療除了救命、治病、延長生命之外,還該考慮病人的生活品質,並照顧其人生信仰與價值觀。
「人為什麼會怕死」,因為死亡是禁忌的話題,大家不去想也不願談,當死亡突然報到,讓人措手不及、心願未了,造成病人及家屬無法彌補的遺憾。而家屬並不知道往生者的心願,所以在處理許多事情上意見都不合,結果亂成一團。
看了「安寧伴行」這本書。書上有太多例子是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總覺得理所當然。但趙教授希望大家可以從書中學習到在安寧病房內得到平和及美麗的記憶。了解癌症並不可必怕,須要有正確的觀念及配合治療。 

新增時間 : 2015-09-11 08:55:07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