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學年度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書中以一位國三生面臨的種種壓力和轉變,去探討現在的教育體制、環境、文化,以及師生、家長之間的互動和心態。主角「謝政傑」從一個單純的學生生活,到因為上課看漫畫而被趕出教室上課,還有意想不到的吵鬧、對質、抗議,之後還有媒體、政治介入。在一開始,他不知那只是一個災難的開始,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讓他想停也停不下來。
這本書,是一位國中老師推薦我閱讀的,一開始覺得不怎麼有趣,但是在當時我跟主角一樣是國三生,面臨著基測的壓力,覺得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在故事中,主角和他的母親之間曾有些爭吵,但是他的母親認為他現在是”國三生”不該分心去想些別的事,要努力專注於功課方面。我也曾經因為自己是國三生而覺得被限制住了。當時的我有升學的壓力還加上不自由,好幾次都偷偷躲起來哭,覺得壓力好大又沒有地方可以宣洩。在這個社會上分著:「大人」和「小孩」,而「大人」總是認為自己做的決定是最正確的,也總希望自己的孩子,照著自己所預定的路線走。也總說著:「我是為了你好阿!」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洋娃娃,被操控著,沒有自己的想法......。
在這本書裡面說到有許多事情是沒有正確答案,沒有對或不對,不是每件事都是黑或者是白,也有許多事情處在灰色的模糊地帶。而這些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帶給我們許多無奈與無解,讓人不知所措。如果抗爭真的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那麼不管什麼抗爭都是對的嗎?世界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但卻不是公平的。如果每個人都照著自己的想法走,那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無法想像吧!
有許多老師常常會對一些學生「貼標籤」直接以表面去定義某些學生,而沒有真正的去了解為什麼?就像有些學生是真的不愛讀書,但是還是會有其他方面的興趣或是專長,如果不會讀書的學生就是在那些老師眼裡一無是處的人的話,那麼其他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算什麼?現階段還是有許多教育政策還在實驗中,而我們卻被拿來當白老鼠實驗著......。對以前的學生來說只要遵從老師的教育方法、大人們給自己的安排,一切都會沒問題,覺得書讀的越多、學歷越高,找到的工作就會越好,而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學歷跟工作的好壞卻是不成正比的,許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了,找不到工作或者是工作的地方跟在學校學的完全無關,這是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
在國中的時候我也曾經抗爭過,原因是「要不要能力分班?」,在抗爭的當時我並沒有想那麼多,只覺得已經國三了能力分班還能怎麼樣?是要把大家分類開來嗎?之後國三採能力分班,到了好不容易適應下來後,已經過了半學期,那個時候,又說要把我們分回原本的班級,我們又抗議了!我自己覺得國三課業繁重,學校政策又一直改來改去的,讓我們這些學生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在之前被迫要能力分班,現在又要強迫我們回到原班......如果全部的事只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方向,那其他人的意義是什麼?一切都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不是預期中的那樣順利。
當你發現問題時,它已經很嚴重了,而你卻不能改變它.....那種無奈與無助,和主角當時的心情應該很類似吧!在當時,我問過自己這次反抗的意義是什麼?我反抗是想要結果變成什麼樣子?只能說我真的不知道!最後的結果,抗爭後什麼也沒有改變,政策依然實行著,問題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嚴重了!在書中最後的時候主角也沒有得到真正想要的答案,或許真理早在你我心中,可是我們卻不知道該怎麼用真理去解釋這一切不可思議的真相......
這本書,是一位國中老師推薦我閱讀的,一開始覺得不怎麼有趣,但是在當時我跟主角一樣是國三生,面臨著基測的壓力,覺得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在故事中,主角和他的母親之間曾有些爭吵,但是他的母親認為他現在是”國三生”不該分心去想些別的事,要努力專注於功課方面。我也曾經因為自己是國三生而覺得被限制住了。當時的我有升學的壓力還加上不自由,好幾次都偷偷躲起來哭,覺得壓力好大又沒有地方可以宣洩。在這個社會上分著:「大人」和「小孩」,而「大人」總是認為自己做的決定是最正確的,也總希望自己的孩子,照著自己所預定的路線走。也總說著:「我是為了你好阿!」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洋娃娃,被操控著,沒有自己的想法......。
在這本書裡面說到有許多事情是沒有正確答案,沒有對或不對,不是每件事都是黑或者是白,也有許多事情處在灰色的模糊地帶。而這些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帶給我們許多無奈與無解,讓人不知所措。如果抗爭真的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那麼不管什麼抗爭都是對的嗎?世界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但卻不是公平的。如果每個人都照著自己的想法走,那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無法想像吧!
有許多老師常常會對一些學生「貼標籤」直接以表面去定義某些學生,而沒有真正的去了解為什麼?就像有些學生是真的不愛讀書,但是還是會有其他方面的興趣或是專長,如果不會讀書的學生就是在那些老師眼裡一無是處的人的話,那麼其他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算什麼?現階段還是有許多教育政策還在實驗中,而我們卻被拿來當白老鼠實驗著......。對以前的學生來說只要遵從老師的教育方法、大人們給自己的安排,一切都會沒問題,覺得書讀的越多、學歷越高,找到的工作就會越好,而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學歷跟工作的好壞卻是不成正比的,許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了,找不到工作或者是工作的地方跟在學校學的完全無關,這是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
在國中的時候我也曾經抗爭過,原因是「要不要能力分班?」,在抗爭的當時我並沒有想那麼多,只覺得已經國三了能力分班還能怎麼樣?是要把大家分類開來嗎?之後國三採能力分班,到了好不容易適應下來後,已經過了半學期,那個時候,又說要把我們分回原本的班級,我們又抗議了!我自己覺得國三課業繁重,學校政策又一直改來改去的,讓我們這些學生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在之前被迫要能力分班,現在又要強迫我們回到原班......如果全部的事只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方向,那其他人的意義是什麼?一切都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不是預期中的那樣順利。
當你發現問題時,它已經很嚴重了,而你卻不能改變它.....那種無奈與無助,和主角當時的心情應該很類似吧!在當時,我問過自己這次反抗的意義是什麼?我反抗是想要結果變成什麼樣子?只能說我真的不知道!最後的結果,抗爭後什麼也沒有改變,政策依然實行著,問題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嚴重了!在書中最後的時候主角也沒有得到真正想要的答案,或許真理早在你我心中,可是我們卻不知道該怎麼用真理去解釋這一切不可思議的真相......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