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度寒假閱讀心得

書名:關懷照護的現象學研究--從經歷死產之臺灣婦女的經驗談起
作者:曾英芬 、 許敏桃 、 郭玲莉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人文知識則著重瞭解並評價人類目標與經驗,關注於人類對經驗所流露的情感反應,它相當重視存在於不同個體間之個別差異與獨特性,並且審視人類經驗的多樣性與獨特性。
2.護理界同時使用「caring」以及「nursing」,關懷照護被視為一個世界共通的現象,也是一個護理名詞,包括提供病人護理照顧的所有層面。
3.婦女描述在經歷死產的過程中,感受到護理人員與自己同在,包括身體上或情緒上的相伴,對她們而言就是種關懷照護。
4. 婦女描述在經歷死產的過程中,感受到護理人員在照護過程能讓她有對自己作主的機會,對她們而言就是種關懷照護,如此能夠提高她的自我控制感。
5. 婦女描述在經歷死產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會依照她的需要提供訊息與指導,以及主動分享自己本身與其他類似個案的經歷,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種關懷照護,讓她們覺得安心、受用。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每個要當媽媽的人,從得知她懷孕的那個時刻開始,就滿懷期待地等著小孩出生的那一刻來臨,那種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情並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隨著小孩出生的日子越來越近的時刻,那種情緒起伏則會越來越大,時而開心,時而焦躁,又時而覺得害怕。可是如果在這個時候,突然跟媽媽說:「對不起,你的小孩可能有些問題,所以可能需要你住院觀察。」,而住院沒多久後,就又跟媽媽說:「對不起,你的孩子因為疾病而已經死亡了。」,這對媽媽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是多麼痛心的事。
但有些媽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適後,逐漸願意去面對這個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而她也願意聽從醫生的建議進到醫院引產,然而在媽媽準備引產的這段期間裡,我們當護理人員的理所當然要給她一些適度關懷及照顧。畢竟媽媽可能是第一次遇上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要運用非語言及語言去關心她、陪伴她,使她能盡快調適好自己的心情。
當然媽媽不是只需要我們在她身邊陪伴她,最重要的一定是她的家人給她的支持與鼓勵,因為家人永遠都是我們最重要的支柱,唯有他們才會對我們不離不棄,並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盡全力地幫我們想辦法或給我們適當的幫助,所以在這個時候有家人的關懷與照顧是最重要的。

新增時間 : 2018-03-01 16:33:4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