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學年度 暑假作業 護四乙 48號 楊勻嘉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
篇名: 正念為基礎介入方案於改善慢性思覺失調症患者負性症狀之初探
卷期: 24:2 作者:李昆樺、江信男 出刊日期:201806

這篇文獻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在於設計本土化慢性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正念方案,並探探討其成效。負性症狀是慢性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核心症狀之一,它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功能改變和生活表現有很大的影響力,改善負性症狀應是協助思覺失調症患者返回社區和建立個人生活平衡之重要的介入目標。
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之負性症狀進行調查後,主要可以歸納出五類症狀表現,包括:情感平板、貧語、無動機、喜樂不能、情感缺損,負性症狀不但影響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生活表現外,也會讓症狀更加嚴重。在臨床上看到負性症狀明顯的個案大多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在獨處,也很難專注地去理解醫護人員給的指導。目前治療負性症狀的方法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
針對思覺失調症患者設計八週的正念練習,教導其正念呼吸、正念飲食、靜坐與瑜珈練習,透過質性訪談的方式去了解正念練習的感受,結果顯示參與學員都感受到主觀的症狀減少、認知改變。
這個研究的參與者可能在接受正念練習後,能夠逐步地練習課程內容,慢慢地增加自我的了解。當思覺失調症患者提高了自我覺察後,當開始在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時,憂鬱的情緒更有可能被察覺和感受。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更進一步的教導其職能復健,或人際互動技巧,就能夠幫助患者掌握生活的步調和方向,或許憂鬱的情緒會有所改善。
這個研究是只是初探性的計畫,以正念練習的方式幫助思覺失調症患者改善負性症狀,雖然在過程中有少部分的個案動機偏低或與其他治療時間相衝突而無法接受治療,但還是能觀察到負性症狀嚴重之程度有明顯的改善,如果這種研究計畫能越來越多,這樣就能幫助他們改善症狀且有痊癒的可能。

新增時間 : 2018-08-26 15:37:55

回應(0)

發表回應

Close

Please wa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