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跨理論模式輔助一位糖尿病個案 自我管理之護理經驗

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定義,是指個案可以主動參與健康照護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控制疾病及調整生活的狀態,與慢性疾病共生存的過程,強調照護者需和個案建立良好的關係,共同達成和確實執行自我照護活動和問題解決的能力,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加強自己自信心、使病患願意承諾並且改變生活型態和行為。醫護人員和親人主要是糖尿病病人的社會支持來源,家人若可以持續性支持,可增加其糖尿病病人控制的意願,家人的支持能帶給病患緩解心理情緒解決一些困擾。當然糖尿病患者須控制的項目很廣泛,飲食、運動、睡眠、傷口……等,用藥也是很重要須控制的方面,個案可以遵守醫囑用藥,規律運動和定期作足部與視網膜合併症預防檢查,這些檢查都能減少以後不必要的麻煩,飲食的部分也可能會改變整個家庭,可能煮飯也漸漸少油少鹽,比以往來的清淡,食材的選擇也會改變,糖尿病飲食: 主食類:全榖類、芋頭、蕃薯、馬鈴薯等應列入主食類代換,奶類:建議以低脂、脫脂奶為主,蛋類:若血膽固醇過高,每週以不超過3~4個蛋黃為原則,魚、肉類:瘦肉部分遵飲食計劃食用,豆製品:是指黃豆製品,蔬菜類:充分攝取,以新鮮蔬菜為主,蔬菜類:充分攝取,以新鮮蔬菜為主。
少吃: 富含精緻糖的食物和飲料,富含油脂,太鹹的食物(醃漬、醬菜、罐頭和加工食品)。運動的種類:選擇能增加肌肉使用氧氣,建議散步、快走、慢跑、有氧舞蹈、游泳、騎腳踏車等;避免舉重、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最好能每天或每隔一天運動一次,每週至少三次。糖尿病真的是要好好控制的慢性疾病,但諾沒有好好的控制,只會讓病情越來越糟糕。

新增時間 : 2018-09-09 11:13:1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