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度寒假文章閱讀心得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三丁
學號 :1045101172 姓名 :王珮馨

書名 看見你我了嗎:受虐婦女急診室處遇現象之探討 作者 柯麗評
出版社: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出版年月:2007年 06月
索書號:找不到 ISBN:找不到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提出醫學的重要前提是科學化的理性,健康和生病只有在可被客觀地觀察和測量的情況下,方才是真的。
2現代醫學著重以經驗、理性分析為醫學訓練與醫療之判準,強調此乃基於「科學客觀中立」之根據。
3一旦發現為家暴病人,則被視為需立即處理的第一類,若情況被認為不嚴重,亦有可能被歸為第二類。
4 1996年在大約1800件親密伴侶謀殺案件中,將近3/4受害人是女性。
5婦女遭到親密伴侶暴力虐待後,常因覺得羞恥而不願說出受虐的事實、否認暴力曾發生過、或淡化暴力的嚴重程度、擔心若採取任何行動(包含就醫),可能遭致加害人報復,故不一定會就醫。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寒假趁著空檔閱讀了一下網路上的文章,讀到一篇值得探討的文章,標題明顯的表達出文章想告訴我們的,文章標題:看見你我了嗎?受虐婦女急診室處遇現象之探討。
對,極為明確的告訴我們,要帶我們進入急診室一探究竟。
在人進人出的急診室,會看到許多受傷的病患以及家屬,甚至會看到警察,這都見怪不怪,但一個不注意卻會讓一個家破滅,這話怎麼說呢?
家暴問題越來越嚴重,在以前男女不平等的情況下,可能不會有人理會,但時代的改變以及進步,很多人慢慢重視到這塊,甚至為了這個問題成立一個組織,來保護無力反擊的老弱婦孺,而身為一個在急診室從事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最能做的就是,判斷是否有此事件導致傷者,從傷口判斷是否為人為,一個小小詢問的動作可能會使一個陷入地域深淵的人得到救贖,那我們何嘗不做呢?
在急診室發現類似家暴案件,首要的是先帶傷者驗傷及處理傷口,做詢問的動作,等傷者處理好情緒平復後,通知社會局,釐清事情的真相,做最好的處理以及得到應有的保護範圍。
在這種社會中,甚麼人都有,也有些家長為了孩子選擇不說出真相,以為孩子能有個健全的家,其實這是個自以為的想法,假設孩子不小心看到家暴畫面,那不是對她心理衝擊更大,平時看齊來恩愛的爸媽,卻其實是這樣相處的,那對那個小孩的人格發展會影響很大,我想,這不會是父母希望即想看到的,反而造成反效果。
在急診室裡多聽多看,一句問候或一句話,搞不好能幫助一個人,這是舉手之勞,希望不會有類似的事發生,每條生命都很寶貴,每個人都是父母的寶貝,沒理由可以被傷害,所以,遇到事情要勇敢說,世界上還有很多好人。
補充:婦幼專線(家暴防治中心)113

新增時間 : 2018-02-21 01:18:18 / 修改時間 : 2018-03-02 00:45:5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