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對大體捐贈的看法和感想只能說偉大,真的很偉大。在進入裡面的門口外有一面沒有說很長的牆壁,牆上掛著許多大體老師的故事,讓大家深深感動到。而曾經我也在新聞上看到有許多老師癌症末期卻堅持不做治療,為的是讓身體不要有傷口,才能圓一個大體捐贈的夢。曾經新聞上也有位大體老師生前說過:"寧願你們在我身上劃錯千萬刀,也不願在病人身上劃錯一刀"。我尊敬每一位的大體老師,您我素昧平生,卻讓我在您們身上的學習,這樣如此的恩情,真的非常難忘,謝謝您!老師,謝謝您的捐贈讓我們去學習。為什麼我們需要大體捐贈呢?捐大體指人願意死後把身體全身捐贈給醫院及醫療機構作教育或研究用途,或捐給有需要的病人。 在台灣,全身捐贈的人稱之為大體老師,在慈濟裡更多人又稱之為無語良師。 慈濟尊稱遺體捐贈者為「大體老師」。大體老師的捐贈能讓我們瞭解人體的構造;大體老師的捐贈能讓醫學生有機會在進到醫院實習前,進行第一次的手術練習,避免第一次就在病患身上練習;大體老師的捐贈能讓我們正確地了解與發現一些尚未被探討出來的疾病成因;能在未來裡如果再遇到相同的病症時,可拯救更多的生命。因為大體老師們我們現在的醫學才能發現到我們原本不知道的,因為大體老師們的奉獻醫學教育培育良醫,他們不僅是生命的勇者、捨身的菩薩,也是醫師及醫學生的「大體老師」與「無語良師」。 我認為面對大體老師應無時無刻都是帶著嚴肅和尊重對心情, 更要對大體老師心存感激,記得我們在實習開始前,我們會先默導,默導完我們開始認真的上課,而且在裡面不能玩也不能奔跑吧,雖然我們和大體老師無感情也無關係,可是大體老師捐出了自己的身體來讓我們去學校,我們更該去感恩大體老師更該尊重大體老師。 回想起一個上午的實習,我所獲的知識真的收穫豐富,而且也打開眼見,但是我的感覺也五味雜陳。去了這次的實習,我學得解剖學知識從原本是於課本上的圖講義上的圖,模模糊糊的彩色圖畫的概念上,到現在各個肌肉血管神經器官我能精確的知道他們的位置,更能知道他的大小。而感覺複雜是因為這樣第一次直接的接觸大體老師,從原本的非常畏懼非常害怕到對大體老師非常非常非常的感恩。對我來說,這能說非常難得的一天在大體老師身上上的學習絕對絕對不是看完課本唸完講義背好圖考完試僅僅能代表意義的。因為大體老師牠捐贈自己的身體,讓醫學上有更進一步的發現,因為大體老師的捐贈讓我們這些實習生能瞭解到人的器官血管神經肌肉……等等的。我真的很感恩每一個大體老師,我想對每一位大體老師說:「老師!謝謝您!」。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