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班級:護二庚 學號: 1055101318 姓名:朱晏廷 教師姓名:黃惠芬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該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長久以來,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頭,留得全屍而死可以說一直都是被人所希望的,願意在自己過世之後,將自己的遺體交給一群自己所不認識的人,為了以後更多的人的生命健康而犧牲,真的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
在對於人生當中還沒有真正的經歷過身邊親密的家人、朋友過世所帶來給我的衝擊的人來說,要想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之所在,可能還是個相當困難的問題,雖然我還是不知道老師是以怎樣的心情,決定將大體捐出來,可能我這一輩子也都不會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卻為我多開了一扇門,能更深入的思考生命的意義,在我的心中,壽命的長短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重要的是生命其中的價值,在大體參訪前,要我考慮捐出自己的遺體作為教學、研究之用、全身赤裸、一絲不掛的在陌生人面前,或是將自己的器官捐贈給不認識的某人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事情,經歷了這次的大體參訪,我會再一次思考這樣子的一個問題,或許,會有個與以往不同的新答案出現吧,說不定會捐出些可能還可以用的器官,對世人留下一些小小的幫助。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及收穫
(1)What?(我學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一進門就撲鼻而來的福馬林味,讓我的眼睛馬上充滿淚水,甚至有反胃的感覺,但時間久了之後開始慢慢習慣這刺激的味道。第一次接觸,沒想到福馬林的味道這麼刺激。當大家對著大體老師默禱時,其實心裡一直在想著,您是什麼人?生前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做了這樣的決定?是痛苦的?還是孤單徬徨?是一種期待?還是一種解脫?默禱後看到大體老師,超乎我的想像,因為「他」已經不是原來的樣貌,看到的那霎那,我的腦子一片空白,「原來是這樣…」,只有這個念頭,心裡不斷反覆的出現「原來是這樣…」。看著助教將大體老師的皮層翻開、把肋骨胸骨整塊拿起來或是整個器官拿在手上,細心的講解每個部位的功能及作用,讓我們看人體的內部細節結構,內心滿滿的感謝大體老師無私的奉獻還有大愛的精神。
很謝謝大體老師捐贈身軀讓所有的學生學習,不吝嗇的將自己的身體赤裸裸的呈現在大家面前。
未來我想要簽器官捐贈同意書,身軀只是個皮囊,人過世之後還是得火化得在棺材裡腐爛,為何不要將體內的器官捐出去救更多的人呢?能夠遺愛人間也算是對著世界上做的最後貢獻了吧。

新增時間 : 2018-05-08 23:33:18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