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教師姓名_____________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前往看望您的路上,全班萬賴無聲帶著莊嚴的心與您會面。進入實驗室您靜靜的等候我們的來到,以一分鐘的默禱為序章,拉起白布開始了第一課:神經系統,這是人體中複雜的系統,需要講解非常多,還沒講解完就換組了,也錯失與您第一次近距離互動的機會。第二課:特殊感覺器官,其重點為我們的靈魂之窗我們的雙眼,這當用清楚這是大體老師的左眼還是右眼時,時間又到了,不過這次有用到手套,記住了這是上直肌。第三課:心臟,是個解剖位置與課本上有些許不同的有趣器官,身體透過心臟大動脈將充氧血和養分送往全身,除一個器官外,就是自己本身,心臟透過冠狀動脈將自己有充氧血和養分,力量來源源自靜脈回流,瓣膜在此過程也有著重要的角色。除了解冠狀動脈的生理現象,也親手體會動脈(較有彈性)與靜脈的差異,也摸到了傳說中的卵圓窩。第四課:泌尿系統,男女最大的不同莫過與此,相較之下比其他系統這簡單許多,但它的功用卻一點也不簡單是生命開始得第一站。第四課:消化系統,食物通過食道和會厭軟骨到了胃的噴門,再從幽門連接到小腸的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和大腸的盲腸連接著通過結腸以連直腸最後以肛門為終點,別忘了容易與脂肪混淆的胰臟。第四課和第五課,分別為肌肉系統和骨骼系統,這兩個系統跟想像中的差不多除了大家知道骨頭老師為真人骨時,受到驚嚇表情外,我沒有非常有印象。第一次的參訪在我懵懵懂懂中結束。

1.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大體老師,是人不是物品。亦即所不欲勿施於人,想要別人如何尊重你就如尊重何他。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單一個器官說實話只是一堆組織(肌肉或脂肪)罷了,神奇的是當他們成為了一個系統並一同合作時,人體(這團肉)就有了生命。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感
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人體或是人類本身天生就會分工合作,尤其是現在這講求專業的社會更是如此。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
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雖然怕我麻煩但還是努力與大家好好相處,在班上也莫名奇妙的有一群自己的圈子。我們可以選擇朋友但在未來的職場上是會遇到各種工作夥伴,如何將分工用的好用的巧想必也是一道課題。

新增時間 : 2019-04-29 07:59:11 / 修改時間 : 2019-09-04 19:57:04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