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寒假作業2

運用吸氣肌肉訓練於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呼吸器 脫離成效之實證案例
讀書心得
護三甲 李怡萱 1075101020

呼吸器可以延續病人生命,但隨著使用呼吸器的時間延長,對病人的身、心、社會層面將造成壓力與衝擊,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不僅呼吸器成功脫離率較低,甚至有較高的死亡率。本文描述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導致呼吸衰竭併插管治療的53歲男性,病情經治療後逐漸改善,已進行至脫離呼吸器階段。為提升呼吸器脫離率及其照護品質,故探討吸氣肌肉訓練的介入在呼吸器脫離之成效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8)資料顯示,2017年台灣十大死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排名第七位,其為不可逆的肺部氣流受阻;COPD病理特徵為氣道發炎造成黏液分泌增加、黏膜纖毛功能減低無法將分泌物排除,且持續刺激發炎使得呼吸管腔狹窄、氣體交換異常,無法維持肺部適當地擴張及收縮,進而呼吸困難、呼吸衰竭。
呼吸肌無力是導致脫離呼吸器失敗的主因,其次為神經性、心血管及心理等相關因素。當呼吸器使用時間越長,會加重呼吸肌無力或萎縮,更不易脫離呼吸器,也更容易造成病人激躁、焦慮及無法溝通等情形。研究指出罹患COPD 併發呼吸衰竭病人的呼吸器脫離失敗率為5- 40%, 若使用呼吸器達48小時以上病人,呼吸器成功脫離僅約10- 20%,且有較高的死亡率。證實資料顯示骨骼肌可以經由運動訓練而增加其肌力與耐力,因此進行吸氣肌肉訓練運動,可縮短病人因呼吸肌無力或疲乏而造成依賴呼吸器的時間,故吸氣肌肉訓練可改善呼吸器病人氧合狀態及提升呼吸器脫離的成功率。
關於脫離呼吸器應用措施,國內各醫院做法不一。為了緩解病人在此過程中的心理壓力、負面情緒及提升脫離呼吸器成功率,以有效增進脫離呼吸器過程的照護品質,筆者以專科護理師專業角度,觀察罹患COPD個案對此次病程急速惡化,且插管治療感到無奈與無助,害怕無法順利脫離呼吸器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鑒於臨床困境,遂思索脫離呼吸器前運用吸氣肌肉訓練是否能提升呼吸器脫離的成功率,進而運用實證5A步驟(Asking, Acquire, Apprais¬al, Application, Audit)來探討成功脫離呼吸器的應用措施,檢視吸氣肌肉訓練運用之適當性,期待提升呼吸器脫離成功率,以幫助病人重拾自信心,正向因應疾病。
本篇探討以吸氣肌肉訓練對呼吸器脫離的成效, 採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以PICO手法經由文獻搜尋、篩選、建立資料庫與進行分析後,所獲得的結論顯示吸氣肌肉訓練用於重症呼吸器病人是可提升呼吸器脫離率;並透過實證結果應用吸氣肌肉訓練於COPD個案,的確成功脫離呼吸器,進而緩解其焦慮情緒,提升照護品質。
在納入分析的文獻研究經統合分析後,可看出吸氣肌肉訓練可提升重症病人的呼吸器成功脫離率。但在呼吸器脫離所需的時間上,雖皆有縮短,但僅有Elbouhy等 研究達顯著性,推測與病情嚴重度、界定呼吸器脫離的時間定義、醫師評估等差異性有關。亦發現有研究運用吸氣肌肉訓練於成功呼吸器脫離48小時後的病人,不僅提升呼吸肌功能, 也改善生活品質。另有研究針對居家COPD病人進行吸氣肌肉訓練介入,不僅減少呼吸困難、改善預後,進而減輕家庭負擔。可見,對於COPD病人更需要吸氣肌肉訓練的介入來提升呼吸肌功能及其生活品質。

新增時間 : 2021-02-17 21:24:0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