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度護理科寒假作業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三乙
學號 1085101058 姓名 游琇卉

作者姓名 謝佩倫、陳靜敏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護理人員引領社區老人慢性病照護管理模式—系統性文獻回顧探討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第63卷第4期
起訖頁數 035–049

作者姓名 詹佳萍、賴美信、劉波兒
西元出版年 1997年 文章標題 一位長期臥床慢性病人的護理過程
期刊名稱II 弘光醫專學報 卷(期) 29期
起訖頁數 69-82

【自訂一主題】:慢性病護理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
閱讀完這兩篇文章後,我覺得慢性病是一個需要有足夠的心理狀態準備做長期抗戰,大多數的人身上
不一定只有一種慢性病,可能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慢性病,稱為「共病」,一次都要吃好幾種藥,而
且不一定會好,還有可能造成家庭的負擔,讓那些得慢性病的個案有更大的負擔。我這次的寒假實習
剛好是在護理之家,有很多的時間會接觸到住在護理之家裡的長輩們,他們身上有很多的慢性病,加
上他們年紀大、肌肉耐力不足或是有巴金森氏症導致有一半以上的長輩坐輪椅或是長期臥床,有些長
輩因為長期的臥床而產生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而需要抽痰,看著他們被抽痰的樣子很痛苦,但是護理
師學姊說不抽痰會讓他們更不舒服,還有些長輩有用氣切輔助呼吸,還有就是長期臥床的人容易有排
便型態改變的問題而要時常的注意他們尿布上的排泄物型態,看他們有沒有便秘需要使用軟便劑……
這些看得出來的生理問題,更多的是我們看不出來的心理問題,也許是很多慢性病的折磨,也許是覺
得增加了家裡的負擔,也許是覺得什麼事情都需要他人的協助,也許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這時應
該要時常得去陪伴他們,了解他們內心的感受,適時的調整護理照顧程序,有些長輩無法說出一句完
整的、有意義的話時,可以藉由他們的非語言溝通知道他們的感受,像是面部表情或是肢體表現,這
是我在實習中學到最多的,再加上閱讀完這兩篇期刊文章後感觸很深,之前學校上課講到這裡時有點
無法理解,但是在經過實習和這兩篇文章結合上課時的理論後,我才終於知道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

新增時間 : 2022-02-09 13:10:5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