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寒假作業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105101149 姓名 陳鈺晴
書名 心臟 作者 羅伯.唐恩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9年6月
索書號 415.31 ISBN 978-986-97211-4-1
書名 釋放疼痛 作者 莎拉.華倫
出版社 城邦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1年2月3日
索書號 415.942 ISBN 978-986-477-972-7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每一片刻都有海量的感官資訊進入腦部,我們可以選擇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部分。」
「每一次練習時,允許自己盡量去感覺新的東西,學到新的收穫。」
「沒有人敢如此大膽提及永生或不朽,但不少人討論如何將人類的壽命再加個數十年。」
「時間也會告訴我們,這些以十億計算的禮物,我們該把自己的心跳用在哪裡。」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心得一:
自己會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疼痛是自學的單元,所以想要更深入了解這方面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有
過疼痛的時候,而長期疼痛的代價,比心臟病跟癌症加起來還多,因為疼痛並不會立即影響到生命
,注入在開發止痛藥的錢也很多,有些止痛藥不當使用甚至會造成藥物成癮,種種問題的發生,都
需要去了解到背後疼痛的原因,才可以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去去除疼痛。
而疼痛的類型也有很多種,如:肌肉痛、神經痛、傷害痛等等,當免疫系統感受到這些威脅時,就
會加速運作想辦法去除有害的刺激並進行復原,也把入侵者或是有受損的細胞隔離開來,以免身體
其他部位會受到影響,當然有更深的理論與機轉,但是我還是由衷的佩服身體這些本能,幫助我們
在受到傷害時能快速回歸正常,若沒有這些能力的話真的會不敢想像若疼痛真的發生了,我們會有
怎樣如此大的反應,跟必須長期甚至很痛苦地去有意識感受到疼痛。
「沒有疼痛的生命」,這句話好像在書上跟議題上常常被拿來討論的,沒有疼痛好像很好,這樣就不
必承受那些痛,但能感覺到疼痛卻是生命不可少的,人類大多都可以透過以往的經驗去學會避開有
害或危險因子,可避免我們陷於危險,因為我們知道,它們將會讓我們感覺到不舒服跟疼痛,但長
大對於疼痛的應對就會有所不同,都希望自己堅強,而遇到疼痛時就要忍住不要哭之類的,但我覺
得這樣不是很好,因為要釋放自己的情緒與能量才會讓自己離舒服更進一步。
★心得二:
心臟很特別,在一八九三年前,人類施行醫療數千年以來,心臟若不是被視為生理功能上碰觸不得
,就是在哲學意義上不可侵犯。在那個年代,若心臟有了刀傷,最可能發生的情況就是死亡,一旦
心臟開始失血,想要活命基本上只能聽天由命。
奧地利著名醫生狄奧多·比爾羅特曾說過:「在心臟上做手術,是對外科藝術的褻瀆。任何一個試圖
進行心臟手術的人,都將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因為執行心臟手術的風險非常高,所以她才說了
這句話,但有了一位德國醫師成功了一場心臟手術,心臟從不能碰,變得可以開始接觸了。
其中一段講述的是心肺機,後來演變成了心臟節律器,這種種的一切都是經過很久並且有偉大的人
類堅信著,才有現今的一切。不管是何種方式,都是為了能讓人的生命能夠延長下去,盡量讓受傷
的器官得以恢復。
心臟是人類身體裡面的節律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跳,而且我覺得心臟自己很聰明,如果知道自己
的血液量不足時,會讓比較不重要的的地方例如手指變得冰冷,好讓血液送到心、腦、肺,讓它們
免於衰亡,所以心臟必須具備有感測器是很重要的。
早期因為不知道心臟為什麼會生病,所以就只能給湊合著用的人工心臟先於緊急狀況時使用,到現
在的技術一天比一天進步,一切都是為了能夠讓我們就算生病了也有一些方式盡量延長自己的生命
,心臟一顆也不是很大,要學的東西卻很多且重要,是人體很重要的器官。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105101149 姓名 陳鈺晴
書名 心臟 作者 羅伯.唐恩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9年6月
索書號 415.31 ISBN 978-986-97211-4-1
書名 釋放疼痛 作者 莎拉.華倫
出版社 城邦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1年2月3日
索書號 415.942 ISBN 978-986-477-972-7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每一片刻都有海量的感官資訊進入腦部,我們可以選擇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部分。」
「每一次練習時,允許自己盡量去感覺新的東西,學到新的收穫。」
「沒有人敢如此大膽提及永生或不朽,但不少人討論如何將人類的壽命再加個數十年。」
「時間也會告訴我們,這些以十億計算的禮物,我們該把自己的心跳用在哪裡。」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心得一:
自己會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疼痛是自學的單元,所以想要更深入了解這方面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有
過疼痛的時候,而長期疼痛的代價,比心臟病跟癌症加起來還多,因為疼痛並不會立即影響到生命
,注入在開發止痛藥的錢也很多,有些止痛藥不當使用甚至會造成藥物成癮,種種問題的發生,都
需要去了解到背後疼痛的原因,才可以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去去除疼痛。
而疼痛的類型也有很多種,如:肌肉痛、神經痛、傷害痛等等,當免疫系統感受到這些威脅時,就
會加速運作想辦法去除有害的刺激並進行復原,也把入侵者或是有受損的細胞隔離開來,以免身體
其他部位會受到影響,當然有更深的理論與機轉,但是我還是由衷的佩服身體這些本能,幫助我們
在受到傷害時能快速回歸正常,若沒有這些能力的話真的會不敢想像若疼痛真的發生了,我們會有
怎樣如此大的反應,跟必須長期甚至很痛苦地去有意識感受到疼痛。
「沒有疼痛的生命」,這句話好像在書上跟議題上常常被拿來討論的,沒有疼痛好像很好,這樣就不
必承受那些痛,但能感覺到疼痛卻是生命不可少的,人類大多都可以透過以往的經驗去學會避開有
害或危險因子,可避免我們陷於危險,因為我們知道,它們將會讓我們感覺到不舒服跟疼痛,但長
大對於疼痛的應對就會有所不同,都希望自己堅強,而遇到疼痛時就要忍住不要哭之類的,但我覺
得這樣不是很好,因為要釋放自己的情緒與能量才會讓自己離舒服更進一步。
★心得二:
心臟很特別,在一八九三年前,人類施行醫療數千年以來,心臟若不是被視為生理功能上碰觸不得
,就是在哲學意義上不可侵犯。在那個年代,若心臟有了刀傷,最可能發生的情況就是死亡,一旦
心臟開始失血,想要活命基本上只能聽天由命。
奧地利著名醫生狄奧多·比爾羅特曾說過:「在心臟上做手術,是對外科藝術的褻瀆。任何一個試圖
進行心臟手術的人,都將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因為執行心臟手術的風險非常高,所以她才說了
這句話,但有了一位德國醫師成功了一場心臟手術,心臟從不能碰,變得可以開始接觸了。
其中一段講述的是心肺機,後來演變成了心臟節律器,這種種的一切都是經過很久並且有偉大的人
類堅信著,才有現今的一切。不管是何種方式,都是為了能讓人的生命能夠延長下去,盡量讓受傷
的器官得以恢復。
心臟是人類身體裡面的節律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跳,而且我覺得心臟自己很聰明,如果知道自己
的血液量不足時,會讓比較不重要的的地方例如手指變得冰冷,好讓血液送到心、腦、肺,讓它們
免於衰亡,所以心臟必須具備有感測器是很重要的。
早期因為不知道心臟為什麼會生病,所以就只能給湊合著用的人工心臟先於緊急狀況時使用,到現
在的技術一天比一天進步,一切都是為了能夠讓我們就算生病了也有一些方式盡量延長自己的生命
,心臟一顆也不是很大,要學的東西卻很多且重要,是人體很重要的器官。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