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解剖參訪心得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丁 學號:1115101145 姓名:藍以涵 教師姓名:鍾佳真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在這次參訪前,我也幻想死後要成為大體老師,實際看過後,我有了膽怯的想法。
成為大體老師沒有我想像的容易,我原先覺得把我的大體給醫學生化個兩刀應該沒什麼,走訪現場後才意識,我的想法實在太膚淺了。
走進教室首先而來的是嗅覺的震撼,我難以形容福馬林究竟是什麼味道,我膚淺的將之比擬為[臭掉的鴨喜露],不敢想像如果我想捐,我的大體要泡在福馬林中5-6年之久,後來又看到大體老師的樣貌,我當下震驚,那算是完整的人嗎?解剖完更像被掏空的軀殼。
我欽佩願意捐出大體的每個老師,看到大體解剖的樣子我實在望而卻步,曾經看過一篇報導,有個慈濟的大體老師說:[我寧願學生在我身上劃錯千萬刀,也不願他在手術台上劃錯任何一刀。]我也想成為有如此大愛的人。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出發前我就非常興奮,我一直很喜歡解剖學,有這樣的機會是我作夢也想不到的。
第一台就看我最感興趣的神經系統,助教老師講得非常仔細,坐骨神經比我想像要粗的多,之前聽說坐骨神經大概和原子筆差不多粗,但我覺得根本不止。
大腦比我想像中的更有分量,而且每個人大腦的形狀不太一樣,有的比較窄長,有的又比較圓潤一點,最令我意外的地方是,神經真的在腦的下方,我在讀腦神經時從來沒有想過腦神經的型態,出現在腦的下方讓我小小意外了一下。
內分泌那台是我們第一次觸碰到大體老師,我真的很猶豫要不要碰,一方面是覺得冒犯,一方面又覺得惶恐,觸碰陌生人的身體尚且都會不好意思,何況助教老師直接把眼球放在我手上。
另一台印象深刻的是心血管那台,光一顆心臟就花超過一半的時間講解,左心室和右心室肌肉的差距出乎我預料,左心室的肌肉厚度幾乎是右心室的3倍不止,另外靜脈和動脈的厚度差距也比意料中多。
生殖泌尿那台看到一個有趣的大體老師,我望向他腹部時以為看到3顆腎,讓我納悶了一下,助教老師和我們說那是因為大體老師的下腔靜脈幹膨大,整個腫得和腎一樣大。
參訪過後我突然意識到,人體的構造不是只靠課本就能了解的,尤其是器官的型態和樣貌,好幾個器官和我原本想像的大小和觸感相差甚遠,台灣醫療的養成絕對不能忽略大體解剖的重要,但願意捐出大體的人卻寥寥無幾,台灣醫學的進步全仰賴這些願意捨身為壞的大體老師,正因為如此,在解剖和教學才更應該端正態度,懷著感恩的心。

新增時間 : 2024-05-01 23:20:3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