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核心

抽痰原理: 成人常用的抽痰外徑10~14Fr,抽痰管之外徑以不超過氣切套管或氣管內管內徑之二分之一為完則,抽痰必須先給百分之百高濃度氧氣至少一分鐘,抽痰為侵入性治療病人會很不舒服,所以在執行這項技術前要給予病人足夠的心理支持,也必須取的家人同意。 中央抽吸裝置:成人可用的壓力為70~100mmHg,常用壓力範圍為120~150mmHg,活動式抽痰機器7~15cmHg,口鼻抽吸深度~15~20公分(6~8吋)、氣管內管抽吸深度20~30公分(8~12吋),小朋友抽痰管深度抽口腔插入深度不可超過嘴至下頷骨的距離,抽鼻腔時深度不可超過鼻孔至下頷骨距離 1.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在抽痰時必須觀察病人的臉部表情且須觀察生命徵象,抽痰前須評估有無符合抽痰技術,像是病人無法自行咳嗽,阻礙呼吸這些都必須抽痰,這些項目都必須評估判斷的。 2.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如果反覆性的抽痰就很容易造成氣管黏膜的受損這樣又多了一個合併症,所以我們護理人員必須將傷害降到最低,減少合併正的發生,需要維持無菌狀態不然很容易引起全身性的感染。 3. 批判性思考能力:要評估有無呼吸道阻塞問題,評估呼吸音,在這過程中如果氧氣給太多很容易造成氧中毒,氧中毒也是一項評估重點,抽痰壓力需很注意,一不小心抽痰壓力過大造成呼吸道黏膜受損又引起醫療糾紛所以批判性思考很重要。 5.生命倫理:老師說過在臨床上病人因為在抽痰時都會有痛苦的表情家屬不忍心看到時常要求護理人員不要抽了,這樣衍生一個問題,如果不抽痰機在那裏很容易得肺炎,這樣的話護理人員必須兩邊兼顧,一方面怕病人痛苦家屬難受一方一面又怕不抽痰帶來的合併症,所以必須給予正確的衛教取的家人同意,在臨床也常看到一些阿公阿嬤因為受不了抽痰的難受會一直拒絕亂動這時護理人員就要給予適當的約束,可是這樣的相處模是誰喜歡呢?所以我們要維持良好的護病關係,這樣病人開心護理人員也開心。 4. 關懷:關懷在病人住院期間是心靈上的良藥,可以減輕病人傷痛、撫慰人心,抽痰個案想必再抽痰前會感到畏懼所以所以我們時不時給予心理支持,安慰。 6. 溝通與合作:當病人覺得抽痰難受時,我們應該給予合理解釋,可以使病人減輕害怕及焦慮,是病互關係合作的溝通橋樑。 7. 克盡職責:再臨床一定要做好分內工作,就算有突如其來的意外也要保護病人為優先,工作要有效率但也要確實完成自己的工作同事間保持良好的關係,在工作上保持愉悅的心帶給病人快樂也使自己壓力減輕。 8. 終身學習:學到這個技術,在臨床上很長運用到,在基護實習看到個案幾乎個個都有氣切造口,這項技術必需要注意的保持無菌原則、抽痰壓力適中、給予心理支持,有要了解抽痰相關合併症,例如心律不整、低血氧、支氣管痙孿,再執行抽痰技術前須想到抽痰管不能只帶一條,要二至三條,因為怕會染污。

新增時間 : 2014-09-21 08:05:02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