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閱讀了三篇的個案文章,然後我這次選擇了糖尿病患者,因為現在的社會中糖尿病的比例逐漸向上升之外,然而糖尿病的併發症也導致很多人的死亡。也因此糖尿病不可隨意照顧或是當作一時的身體不適,疏忽了就極可能造成很大的身體損傷。

根據數據顯示2012年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佈糖尿病高居於國人十大死因第五名,2013年因糖尿病導致死亡人數有510萬人,約每6秒即有一人因糖尿病死亡。在2013年台灣,全國糖尿病人口數也增加至172萬1千人,糖尿病盛行率約8.30%,包括:年齡、性別、家族病史、婚姻狀況、教育程度、籍貫、家戶收入、肥胖、腹部肥胖、高血壓、高密度膽固醇值偏低、高三酸甘油酯、飲食習慣、抽菸、喝酒、嚼檳榔及運動習慣等。然而併發症有腦中風、心肌梗塞、酮酸血症、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體性昏迷症、低血糖、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和血管阻塞嚴重的話可能需要截肢等等,聽病名感覺很不具危險性但是一產生併發症的話都會一發不可收拾,糖尿病慢性病是對個案的一種折磨,會使個案放棄並且對復原的希望越來越降低,慢性病是無法復原的只能控制,所以要養成規律的習慣,三餐前量血糖,三餐後量血壓,並詢問有沒有照常吃飯或者哪裡不舒服等等,這些都是預防併發症的例行工作。

平均診斷患有糖尿病9.02±7.6年,平均HbA1c值為7.55±1.55%,29人(14.2%)使用胰島素治療,109人(53.2%)來自新陳代謝專科門診,35人只有合併大血管病變(17.1%),58人只有合併小血管病變(28.3%),31人併存兩類病變(15.1%)。現代人工作的忙碌,生活飲食型態改變與缺乏適度的運動,以至於糖尿病盛行率快速的增加。糖尿病是一種無法治癒的慢性病,但是透過適當照護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與避免併發症的發生。糖尿病照護計畫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來設計包含藥品、生理檢查、飲食、活動、心理輔導等不同專業領域內容的照護計畫,如果是以人工方式設計照護計畫,常常會受限於評估者的經驗、學識等方面的差異,而無法得到符合個人需要的照護建議;而且,在現今健保資源緊縮的環境中,也希望夠降低昂貴的照護人力資源消耗,以因應高齡化社會所增加對照護人力的需求。所以當有糖尿病的個案時,必須嚴加注意飲食、心態和身體狀況,因為一不小心極可能突然造成中風導致昏迷進而休克等等,當昏迷時可先按壓人中使病人暫時清醒等待救護車,這一個經驗是親身經歷也是一個我想探討糖尿病的原因。

新增時間 : 2014-09-21 21:03:24 / 修改時間 : 2014-09-21 21:04:0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