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醫師與生死) 看完這本書後給我的感想是: 「生」與「死」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兩個時刻,前者表示「開始」,後者表示「結束」,「生」與「死」之間則存在著「生命的意義」,以哲學的觀點來看「看不到的未必不存在」.

時間到了自然就會老化,就一定會死亡,這個是理所當然的,我現在大概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件事情,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而且知道這個是理所當然的過程,到時候再說吧,至於到底怎麼死,覺得無傷,不管哪一種都有好壞,好死不好死,快死慢死,這個兩難,我不會想說到底會哪一種,也沒辦法去預測未來會怎樣,順其自然吧...死亡就在呼吸之間,呼吸之間就等於說,你吸了這口氣,你下一口氣能不能吸得到你也不知道....隨時都有可能會死亡,自然的力量,人類是無法挽回的,沒有想,也不需要想,時間到了自然就會走,我自己也是在想,要到什麼時候我才會真正的了解,我該放棄這些東西,我現在還沒有辦法.

趙可式博士她表示 : 已經習以為常了,沒有感覺 醫師當久了死亡看多了,若時常情緒反應強烈,怎麼活得下去呢?若把它當作例行公事,按部就班,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放入情緒,不去感覺,將自己的職責完成就好,這是醫師保護自己的好方法,反正病人一定要死,我幹嘛要有情緒呢?我有情緒反應對病人也沒好處,每個人總有一天會走這條路,我有感情於事無補,一直重複的刺激就覺得沒什麼了,習慣病人會走掉了,你想難過也難過不起來了,醫師做到後來都會很麻木啦!手上經手第一個死掉的,那是有感覺的,不過後來慢慢就淡了,習慣了,就算是醫治一陣子會有感情的病人,還是不如親人那種關係,不可能為他傷心掉淚,現在去看末期病人都無動於衷了,有一絲絲的遺憾,不過好像不是會放在心上的那種感覺如果你放太深的感情進去,到後來你每次都要碰到這種生死的事情,有些上就很不願意這樣而客一不跟病人保持太密切的關係,每次一個你建立深度情感的人死掉你都傷心一次心,你有幾顆心可以傷啊孩子?

新增時間 : 2013-08-29 17:24:3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