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典範人物

護理典範人物

林惠仁修女

林惠仁女士他是位美國籍的修女,民國五十四年來台灣學習中文、台語,她把每一名愛滋病人都稱做「朋友」,做他們溫暖的依靠,除了陪伴、照顧他們外,也到監獄為愛滋受刑人送藥、服務。面對愛滋,沒有人不畏懼,這位天主的使者說:【只有真愛,才能贏得愛滋戰爭】。

但是卻很少人會去照顧愛滋病人,可是在林惠仁修女面前,他並沒有埋怨、憤怒,沒有恐懼,更不曾不平過,甚至,也不講什麼大道理,她只是沈默地淌下淚來,沈靜地回答說:「我會和他們(病人)一樣,過下去!」「但是,每次一想到他們,我忍不住就會哭!」,林惠仁修女的眼淚,其實是為了太多仍在暗處,面對許多世人歧視,而無奈、絕望得愛滋病人而流的。

在愛滋病的面前,沒有人能堅強得一無所懼,人性總顯得特別的脆弱,人們毫不掩飾對愛滋的恐懼及排斥。惠仁修女說:「這些嚴苛的道德觀,對感染者而言,是比HIV病毒更具殺傷力的懲罰」。

但是林惠仁修女卻是用他的愛,讓愛滋病病人感覺到是有人關心他們愛他們的,然而有一次修女感冒了,她戴上口罩進病房,敏感的病人眼神中明顯多了幾分防備。他們問她,為何戴上口罩修女解釋,怕傳染給他們,病人立刻從戒備轉為關心,頻頻問修女:是否該吃藥了?有一名病人就隨手拿起櫻桃請修女吃,修女本來想拒絕,可是心中有一個聲音卻要她接受,她當場取下口罩,將櫻桃塞入嘴巴,說:「好朋友送的櫻桃,就是最好的感冒藥!」,修女的這個小故事鼓舞了許多因恐懼而排斥愛滋病病患的醫護人員,從此拆除心中因畏懼而築起的高牆。

而且修女習慣稱呼她照顧過的愛滋病人為「朋友」,帶領了許多愛滋病人及家屬走出生活陰影,旦她常接到患者想自殺的求援電話,他們往往難耐疾病和孤獨的折磨,企圖尋短,但是一聽到修女的聲音,他們在溫柔的安撫下,他們又重拾勇氣,面對人生。

林惠仁修女他對愛滋病人無私的愛,不僅讓我很感動,也讓許多的護理人員拆除了心中對愛滋病的恐懼高牆,還讓愛滋病人走出了陰影,他的行為讓世人不禁想感謝這位為「愛」而奮鬥的修女。

新增時間 : 2013-09-14 11:38:0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