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趨勢

書名:老人社會工作

著:Ann McDonald

大愛劇場:頂坡角上的家

合併來說明

現在的老年化趨勢愈來愈多,少子化也越來越多,有些病友的經濟能力也很貧瘠,而隨著世代的改變,現在的老人社會工作是一種複雜的事業,這也是來考驗我的能力與判斷力,來想辦法可讓老人減輕疼痛,對於老人們的話題關鍵可用來做為批判性思考,來換個角度來思緒不同的差異性,並尋找老人的疾病問題或是其他個人因素來幫助他們,改變老人的生活型態。這份工作是非常重大的責任,要讓老人減輕疼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身為未來的護理人員幫助需要的人,以個案為中心,找出問題來改善病人的疼痛不再那麼痛苦。做任何事都要用心去體會別人的感受,才得知他的辛苦所在。我最近看了一齣頂坡角上的家,原來以前有一家樂生療養院,裡面都是痲瘋病友一起生活過得很充實,有哭有笑的情景,他會傳染的所以裡面都要和外界隔離,這是真實的故事值得我們看,瑞祥、阿葉兩人還有金少校的感人又精彩的故事。來探討痲瘋病的個案來治病,而小孩容易被傳染,所以要和外界隔離。以前日治時期的時候,醫療不發達,所以痲瘋病的人很可憐,而從前沒有抗生素也難以治療痊癒。對於痲瘋病在醫學領域稱為漢生病或韓森氏病(Hansen's Disease),由痲瘋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痳瘋病是目前已知既不是性病,治療後也不是高危險傳染病。大約 95%的人是自然免疫。目前確診痳瘋病在吃藥的一周內就有99%的病菌能被消除,並切斷傳染性,持續吃藥兩年,病情能基本治癒。歷史發現1000元年古埃及發現第一例痲瘋病的證實,描述了病人手指和腳趾喪失感覺得症狀。這齣戲也讓我感受到殘酷的對待,代表當時的醫療設備沒有那麼發達,當時的這些痲瘋病的病友們,被寄託在樂生療養院,不能出來和家人團聚,只能在裡面自給自足,這也讓病友們身心靈也受到極大打擊,有的想不開自殺、有的人每天都很鬱悶,無法敞開心胸去面對自己的病情,最殘酷的事隨時都會面臨死亡。當時這些病人被遺棄在荒野中任其生滅,甚至燒死。直到1940年代,才發現抗生素可治療痲瘋病。我覺得命運怎麼捉弄人,這些無辜的病人得到這種病都要和病人奮戰是不容易的,眼淚也留不少,苦的日子也特別多,當時的戰爭也特別多,在多也要面對事實。而阿葉和瑞祥也幫了不少忙,還有金少校為病友們來念彿經,解釋彿經的意義,來讓病友們身心靈平靜下來,不在和過去鬱悶的過日子,我現在才知道無論是正常人或病患都要一起體諒對方,不再讓病患有著身心靈挫傷,我們不在歧視別人。而金少校原本每天都賭博和抽菸,有一天幫病友們念經,他整個人都改變了自己,每天都過著充實的人生。而不管是老少的病友們都要像知心朋友們一樣有說有笑,經過了這件事後,讓我體會到任何人都有身心靈,不要再次傷害他們的心靈,保持愉悅的心情也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型態,而老化門檻─第四年齡,從出生到就業─第一年齡,就業到退休─第二年齡,退休到躺在病床─第三年齡,而死亡的那一刻的時間─第四年齡。每一個階段都會經歷不同的人生歷斷。Lymbery使用Beattie發展理論建構和組織,專業和文化,人際關係可探討各種對於(老化)的重要性。老化每個器官都會退化,為了不讓他退化透過適當運動,攝取適當營養或是避免有害物質來延緩機能喪失,終就我們還是要顧好自己的身體,每天平安快樂、身體健康這才是最重要的。                               

新增時間 : 2014-07-13 15:59:28 / 修改時間 : 2014-07-13 16:05:3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