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兒童齲齒導致蜂窩組織炎之嚴重性

    閱讀完這三篇文章後,讓我了解齲齒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的嚴重性,文中有提到齲齒在台灣幼兒的盛行率,2~3歲的為60%,3~4歲為75%,4~6歲為89%,由此可見台灣地區齲齒問題之嚴重性,齲齒是兒童常見的一種流行病,不但造成咀嚼不良、營養吸收困難、影響發音,嚴重時還會引起蜂窩組織炎,而蜂窩組織炎是一種皮膚傷口的細菌感染(常見的細菌包括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經由傷口侵入真皮和皮下組織釋放毒素,而在組織空隙內滋長,引起局部組織炎性反應,然而齒源性蜂寓組織炎大多是牙齒的齒髓受到細菌感染而引起,如齲齒、牙周病,造成齲齒的原因包括細菌、飲食、口水流量及組成,和口腔衛生不良之習慣,所以若能培養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就能預防口腔問題與疾病。

 

    臨床上蜂窩性組織炎的診斷,還是從詳細的病史詢問及身體檢查先開始,以病史詢問來蒐集各式相關的危險因子,評估皮膚感染的可能性,並配合牙齒X光片,可告知感染在哪顆牙的間隙,而身體檢查方面,我們可觀察臉部、下顏面部或頸部有沒有腫大和皮膚外觀為紫色或紅斑狀,若炎症蔓延於較深處,則皮膚外觀色澤正常,伴隨有強烈的吞嚥痛、張口困難及發熱、疲倦、流口水、語言不清、吞嚥障礙等全身症狀,嚴重者還會因呼吸道受阻而發生呼吸困難,這些都是我們要去仔細觀察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因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所以我們必須細心、主動並深入觀察其疼痛的表現,可依照描述量表、數字量表、視覺類比量等評估工具,來評估兒童疼痛程度,藉由冥想法、放鬆技巧、呼吸技巧、讀故事書、看電視、按摩、擺位、安排舒適的環境、陪伴、接觸安撫等非藥物方式來緩解疼痛,傷口換藥前多傾聽個案的焦慮、害怕及疼痛的情緒,給予時間做心理準備減少緊張,換藥後告知傷口進展情形,以減輕焦慮。

 

    在實習中,我們扮演著支持者、教導及諮詢者的角色,給予個別化的護理措施, 教導有關口腔清潔預防齲齒的重要性,加強個案執行健康行為的能力,提供傷口疼痛護理,以減輕個案手術後傷口疼痛;教導照顧者對術後傷口及居家照護方法,促進出院後個案的照顧能力。而我們還能給予家屬衛教,例如:正確使用牙線的方法、刷牙的步驟和時機,如有疼痛情形,可給予冰敷或看卡通轉移注意力,並少量多餐採取高蛋白、易消化的軟質或剁碎之冰冷食物,如:布丁、蘋果泥;或流質飲食,如:湯、牛奶、果汁等,而我覺得衛教可以使家屬更了解如何照顧病患,也能使病患早日康復,所以正確的衛教是很重要的。

參考資料:

王誼華、林秀娟(2009照顧一位兒童齒源性蜂窩組織炎之護理經驗中山醫 

    學雜誌,20(2),187 -198。

藍江博、鄭舒倖、陳鵬升(2010蜂窩性組織炎的診斷與處理家庭醫學與基

    層醫療,25(7),248 -253。

嚴金恩、胡素婉(2010學齡前兒童齲齒狀況與口腔衛生習慣之關係朝陽人

    文社會學刊,8(2),267 -289。

新增時間 : 2015-11-14 01:48:44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