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第八屆 尋回醫療的真愛 林惠仁 、 馬立娜女士
林惠仁女士是一位來自美國的護理師同時也是位修女,民國八十一年參與台大醫院愛滋病防治工作,為感染愛滋病毒的受刑人提供醫療及心理照護。這位修女每次都把她所經歷過的愛滋病個案稱為「朋友」,每當她要進去看看愛滋病病患時都不會穿隔離衣、不戴口罩和手套因為如此愛滋病病患不會對她有任何戒備心,也因為她這樣做讓恐懼而排斥病患的醫護人員,從此拆除心中因畏懼而築起的藩籬。 她有一則小故事讓我非常的感動,是在說有個愛滋病病患快要臨終時拉著惠仁修女的手說很害怕,此時修女為他禱告但那名病患並沒有因為禱告而心安,修女想到台灣人多半信奉觀世音菩薩,於是,她立即改口,為病人念起觀世音佛號來。我很感動是因為她對病患有著同理心會位病患著想,也因為她愛滋病的患者才不會因為得了愛滋病而蒙羞甚至自殺;馬立娜女士是個位痲瘋病患和肺結核病患服侍的護理師, 她勤快地到痲瘋病人家裡,為他們清理膿血四溢的傷口,無視於別人看了直皺眉頭的髒臭;她不戴手套、口罩,為的是避免傷了病人自尊;她按時為肺結核病患送藥,苦口婆心地勸他們服藥。但這番善意卻未必被病家接受,有些人甚至質疑:「你一個外國人,憑什麼教我怎麼做?」她仍舊以微笑面對白眼。而且只要家境有困難的病患她總不會讓病患們失望, 純樸的南台灣鄉親,沒有人不被馬小姐無私的付出而感動的。馬小姐因為要回家顧自己已經90多歲的母親而非常不捨的離開台灣,雖然她回到芬蘭但她總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台灣不再是過去貧窮待援的國度,本土的後繼奉獻者已不乏其人,是該交棒的時候了! 雖然她曾被臺灣人質疑過自己的能力但她並沒有因為這樣氣餒,反而更有耐心的教導他們如何吃藥,因為她這樣撐過來所以我想台灣應該很多老一輩的人都會很想她吧!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