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暑假讀書心得
第一篇: 巴金森氏症
看完這篇文章後更加認識巴金森氏症這個疾病所帶來的影響跟困擾,要做到能夠了解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症狀、併發症、診斷、醫護以及注意事項。
從這篇文章的最開始,就介紹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性疾病,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因隨年齡的增長,腦內控制神經開始退化,導致巴金森氏症的好發率激增。
巴金森氏症的診斷須靠臨床診斷,其核心的症狀有:動作緩慢、動作不能,還有些神經科醫師將之歸類為的嚴重表現如靜態性顫抖與肢體僵硬,步態不穩亦是核心症狀,但通常較晚發生。
文章出處:
陳品豪 ; 劉智仰 ; 陳鵬升 ‧ 基層醫學; 23卷3期 (2008 / 03 / 25) , P76 - 80
第二篇:巴金森氏症的治療
在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診斷巴金森氏症之後不見得要馬上開始用藥,當運動功能症狀造成病患困擾或失能時,才開始用藥,病患的意願也是決定是否用藥的最大主動權
另外這篇文章也詳細的介紹了,診斷過程與治療過程,通常根據診斷後的結果來判定病人該得到的醫療方式,像是以藥物與非藥物的治療。
文章出處:
謝美芬 ; 顏兆熊 ‧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25卷2期 (2010 / 02 / 25) , P62 - 66
第三篇: 巴金森氏症的照護
患者生活上要做些改變以維持生活品質,如吃飯以湯匙代替筷子,喝水可用吸管,因用餐可能會很慢,可用保溫器以免食物變冷。衣服可用拉鍊或黏貼式的,並把衣物加寬,方便穿脫。鞋子也不宜使用鞋帶式的。居室內應預防碰撞及跌倒,廁所浴室應加扶手,淋浴時坐在椅子上較不易危險。走路則有賴患者改變習慣,行走時,雙腿儘量保持分離,雙腳須抬高,一腳跟著地踩穩後再踏出另一步,再配合物理治療,以漸進式活動增進肌肉的強度,維持正常身體活動功能,防止關節硬化、肌肉萎縮,以減輕肢體殘障的程度。
文章出處:
廖怡珊;林鳳蓮 ‧ 護理雜誌, 55(6), 2008 護理雜誌, 55(6), 2008doi:10.6224/JN.55.6.93
看完這篇文章後更加認識巴金森氏症這個疾病所帶來的影響跟困擾,要做到能夠了解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症狀、併發症、診斷、醫護以及注意事項。
從這篇文章的最開始,就介紹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性疾病,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因隨年齡的增長,腦內控制神經開始退化,導致巴金森氏症的好發率激增。
巴金森氏症的診斷須靠臨床診斷,其核心的症狀有:動作緩慢、動作不能,還有些神經科醫師將之歸類為的嚴重表現如靜態性顫抖與肢體僵硬,步態不穩亦是核心症狀,但通常較晚發生。
文章出處:
陳品豪 ; 劉智仰 ; 陳鵬升 ‧ 基層醫學; 23卷3期 (2008 / 03 / 25) , P76 - 80
第二篇:巴金森氏症的治療
在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診斷巴金森氏症之後不見得要馬上開始用藥,當運動功能症狀造成病患困擾或失能時,才開始用藥,病患的意願也是決定是否用藥的最大主動權
另外這篇文章也詳細的介紹了,診斷過程與治療過程,通常根據診斷後的結果來判定病人該得到的醫療方式,像是以藥物與非藥物的治療。
文章出處:
謝美芬 ; 顏兆熊 ‧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25卷2期 (2010 / 02 / 25) , P62 - 66
第三篇: 巴金森氏症的照護
患者生活上要做些改變以維持生活品質,如吃飯以湯匙代替筷子,喝水可用吸管,因用餐可能會很慢,可用保溫器以免食物變冷。衣服可用拉鍊或黏貼式的,並把衣物加寬,方便穿脫。鞋子也不宜使用鞋帶式的。居室內應預防碰撞及跌倒,廁所浴室應加扶手,淋浴時坐在椅子上較不易危險。走路則有賴患者改變習慣,行走時,雙腿儘量保持分離,雙腳須抬高,一腳跟著地踩穩後再踏出另一步,再配合物理治療,以漸進式活動增進肌肉的強度,維持正常身體活動功能,防止關節硬化、肌肉萎縮,以減輕肢體殘障的程度。
文章出處:
廖怡珊;林鳳蓮 ‧ 護理雜誌, 55(6), 2008 護理雜誌, 55(6), 2008doi:10.6224/JN.55.6.93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