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寒假心得

皮膚是抵禦外界有害物質入侵的第一道屏障,長期臥床病人,由於疾病的影響,生活自理能力差,汗液中的鹽分及含氮物質常存留在皮膚上,和皮脂、皮屑、灰塵、細菌結合粘液於皮膚表面,刺激皮膚使其抵抗力降低,易致各種感染,因此,應加強臥床病人的皮膚護理。,

(一)沐浴目的

1.保持皮膚清潔、乾燥、使病人舒適。

2.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增強其排泄功能,預防皮膚感染。

3.觀察全身皮膚有無異常,為臨床診治提供依據。

(二)沐浴方法

1. 盆浴和淋浴 適用於全身情況良好的病人,懷孕7個月以上的孕婦禁用盆浴。
注意事項①飯後須過1小時才能進行沐浴,以免影響消化。②水溫不宜太熱,室溫不宜太高,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發生暈厥或燙傷等意外情況。
2.床上擦浴法 適用於病情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1)用物 同盆浴,另備熱水桶(水溫47-50℃,並根據年齡、季節、生活習慣增減水溫),污水桶,清潔被單,50%酒精,滑石粉,小剪刀。
(2)操作方法 ①備齊用物攜至床旁,作好解釋,詢問需要。必要時關門窗,以屏風遮擋病人。熱水桶、污桶放於床旁,移開桌椅,備好臉盆、水、毛巾、肥皂。如病情許可,放平床上支架。②浴巾鋪於頸前,鬆開領扣,先為病人洗臉、頸部。將毛巾纏於手上,依次擦洗眼、額、鼻翼、面頰部、嘴部、耳後直至下頜及頸部。③協助病人側臥洗雙手。脫下上衣(先近側後遠側,如有外傷則先健肢後患肢),在擦洗部們下面鋪上大毛巾,按順序先擦洗兩上肢。④換熱水後擦洗胸腹部,協助病人側臥,背向護士,依次擦洗頸、背部。⑤協助穿上衣,脫下褲子,更換清水及毛巾後,再依次擦洗會陰部、臀部及兩下肢至踝部。⑥將病人兩膝屈起,將浴巾鋪於床尾,泡洗雙腳,洗淨擦乾,協助穿褲。⑦需要時修剪指、趾甲、梳頭,更換床單,骨突部位用50%酒精按摩,防止褥瘡的發生,清理用物,歸還原處。
2.

新增時間 : 2015-03-02 09:49:1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