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學年度暑假作業護理典範人物心得感想
1.書名:漸漸懂了你的心 作者:陳坤虎
2.書名:臨終護理 作者:邱秀渝、董芳菀、楊麗齡、唐秀治
從古至今,沒有人能真正逃離「死亡」這件事,於是看完了這兩本書,心裡有無限的感慨;「漸漸懂了你的心」這本書以溫暖、真實的寫法,寫出在安寧病房和病友的相處情形,我們有機會到安寧病房除了擁有一顆"真摯"的心之外,我們也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藉由我們所獲得的資訊來更接近病人和家屬,這也是貼近病人和家屬的方法之一,因此做到這些是非常重要的,適當的給予關懷才是將來的我們該為病人所做到的事,人有時候會陷在情緒裡,在安寧病房面對死亡的患者與家屬更可能如此,身為助人者想要將她們從情緒的漩渦裡拉出來,首先必須瞭解情緒是如何形成的,這非常重要,在正確覺察他人感受前要先正確的覺察與標定自己的情緒,這也讓我理解到,助人之前必定要先懂得如何幫助自己! 這次閱讀這本書,書中提到人們常見的六種負向想法,會耗損我們的腦力、體力和心力,同時可能會成為我們與病人接觸的阻礙,因此在出現這些想法時,需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樣的想法是否合乎現實、是否合理,裡面作者有提到幾句話我覺得相當的合乎我們內心的想法,像是「遇到壞事時,要人們說"真心話"可比登天還難、每個人有值得保有一個彩色萬花筒,不管是白天或黑夜,不管是人前或人後,不管是作或休息,不管是年少或年老,不管是男或女,只要多培養"正向想法",消除"負向想法",就能輕鬆擁有一個彩色的人生萬花筒。 」;我認為在面對臨終的病人對於護理人員是相當難去面對的,面對癌末病友,是否應該告知病情狀況? 相信這是很多護理人員有的疑問,而去做到這件事往往也很困難,護理人員應該要將心比心,病人與家屬一定都是難以接受的,知道病情是病患的權利,即使是家人也無權為他決定是否要知道病情。這是一個非常兩難的狀況,有時候連旁人都知道得比自己詳細,這種感覺對病患也太糟糕了,站在一個"說實話"的態度,也許家屬或醫生可以用很真誠的、充滿愛心的方式,把不敢開口的懼怕丟到一旁,再來告訴病患,也對病患的反應做好心理準備或處理措施,可以減緩這些重大事件對病患的打擊。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