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書名:臨終照護中的實踐智慧
來源:護理雜誌61卷5期
作者:劉盈君、蔣欣欣
讀書心得:因為我對臨終這方面的護理特很有興趣,所以這次選擇了與臨終護理有關雜誌來增加對臨終護理的了解;在每個人生命的最後一個階段,我們有榮幸能照顧他到最後,這就是一件美好的事;雜誌裡有提到,護理人員與病人多是以靈性層面為交流,這跟以往我們學到的很不一樣,以往我們了解的有身心兩部份,但臨終護理還加進了靈性的部份,我認為這是很難得的;在目前的學習上,我們認為只要是自己領域的專業知識,都一定能運用在病人上,但看完臨終實踐才發現,並不是每個醫療的行為都適用在臨終病人上,有時候可能因為自己的多此一舉,讓病人承受更多的痛苦,臨終療護的本意是帶給他們臨終前的舒適,但如果更加重他們的痛苦,那不就沒意義了嗎?因此臨終照護的護理人員總是在「要」與「不要」間徘徊,基於自己的職責雖然需要給這項照護,但這項照護可能會加重病人的痛苦,使照護陷入一個兩難的狀況;其實護理人員雖然一直想為病人付出、還是抱有治癒病人的一線希望,這都是能理解的,因為這是人性。
雜誌裡提到,病人是護理人員的老師,我們在施的同時也在取,病人確實讓我們學到了很多,雖然感覺像是護理人員在引導他走完最後的路,但其實護理人員不過是陪伴他們一起走;臨終照護實踐也讓我了解到從自己的觀點看事情,和從病人的觀點看是差很多的,能從病人的觀點看,才是實踐智慧的真正定義。 雜誌裡訪問了七位曾經或正在安寧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他們對於照護臨終病人的心得,有位護理人員提到她自己安慰病人的話,其實並不是在安慰病人,而是在安慰自己,她對病人說希望他能更加油,還是有希望的,但病人的反應是難道他還不夠加油嗎?這裡讓我印象很深刻,有時候說出來的話,雖然出自好意,但在他人眼裡往往是在丟石頭,尤其是對於臨終病人,每天總是無法預知病程,這對病人而言是痛苦的,對護理人員也是,明明自己是專業的,但遇到這種情況無論是誰都沒辦法去預知每個未來,就算是擁有再多的知識也一樣,但這對護理人員是難受的,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真的適合當護理師嗎?自己到底了解什麼?這或許也是臨終照護的辛苦的地方。
對於臨終的病人,有時無法以講話作為溝通,雜誌要我們了解有時候病人的一個表情,就代表著他的渴望,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靈性層面吧,讓病人知道,我在這裡,我能陪伴你,這或許對病人而言就是一個很大的安慰了,不需要做什麼,一個靜靜的陪伴,有時候比什麼都還要來的重要,這讓我有很深的感觸,因為我也曾經體會過類似的事,或許這也是我對臨終護理有興趣的原因吧。
面對死亡,沒有人是能以平靜的心來看待的,所以更需要我們的諒解、包容以及陪伴,此時的病人,不需要更多的醫療處置,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關心、一個安慰,他們的害怕,我們要將心比心去看待,這才是身為一個臨終護理人員最重要的職責,治癒疾病已經不再是重心,護理人員還是得承認自己的有限,自己並不是無所不能的。
希望未來的自己也能朝這個方向去發展,因此會更認真的去學習,看完這篇雜誌後也了解不管是經驗豐富的護理師還是剛接觸這方面的護理師都無法克制自己的恐懼,害怕的除了病人,其實還有護理師自己,也因為懂得自己的工作重要,所以要更加加油,要成為一個被病人所需要的護理師。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