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功課-關懷照護
關懷照顧式護理的本質,也是護理教育的核心,我們要有一顆關懷的心,並且具備關懷的能力。在學習中,我們要主動去用行動了解別人關心別人,並從中間體會到關懷別人的真諦。如果沒有用行動去關懷的話,可能就無法真正的體會到關懷別人是怎麼樣的一件事。
關懷別人要出自於內心最真誠、認真的態度對待病人,視病如親,把病人當作成自己或家人一樣的對待,接納他們說甚麼或做甚麼事情還有本身對他人的感覺。像某特定年齡層的小朋友住院跟媽媽分開會產生分離焦慮,就會開始大哭和大鬧,這時我們應該用同理心的角度去站在小朋友的立場去關懷理解他們,仔細的去聆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和尊重他們的想法,而不是用自己或他人的看法去對待。當然,關懷別人之前要先關懷自我,一個不會這照顧自己的人,很難去照顧別人,自己都照顧不好了,怎麼會有能力去照顧別人呢!如果在照顧病人前就先累倒了,承受過大的壓力自己卻不知道,很容易出現身體上、心理上的疾病或職業上的倦怠,就會像一條橡皮筋一樣拉久了可是會疲乏的,所以在照顧別人前要先了解自己的需要,適時的紓解壓力,放鬆心情,增加自我得探索,才不會那麼容易出現職業上的疲乏。
關懷別人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任務,可以縮短彼此間的距離,增加彼此間的情誼,也可以從跟病人的談話中,了解到病人身心理上的需求,進而知道如何幫助病人,達到最高的治療效果,關懷別人真是一件不可或缺的東西啊!
李皎正、方月燕(2000)‧關懷照護—護理教育的核心‧護理雜誌‧47(3),22-27。
伊裕君(1991)‧護理人員離職原因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之探討‧榮總護理‧8(4),428-436。
李選(1989)‧臨床護理人員壓力感、疲潰與自我主見度之探討‧護理雜誌‧36(1),85-98。
關懷別人要出自於內心最真誠、認真的態度對待病人,視病如親,把病人當作成自己或家人一樣的對待,接納他們說甚麼或做甚麼事情還有本身對他人的感覺。像某特定年齡層的小朋友住院跟媽媽分開會產生分離焦慮,就會開始大哭和大鬧,這時我們應該用同理心的角度去站在小朋友的立場去關懷理解他們,仔細的去聆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和尊重他們的想法,而不是用自己或他人的看法去對待。當然,關懷別人之前要先關懷自我,一個不會這照顧自己的人,很難去照顧別人,自己都照顧不好了,怎麼會有能力去照顧別人呢!如果在照顧病人前就先累倒了,承受過大的壓力自己卻不知道,很容易出現身體上、心理上的疾病或職業上的倦怠,就會像一條橡皮筋一樣拉久了可是會疲乏的,所以在照顧別人前要先了解自己的需要,適時的紓解壓力,放鬆心情,增加自我得探索,才不會那麼容易出現職業上的疲乏。
關懷別人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任務,可以縮短彼此間的距離,增加彼此間的情誼,也可以從跟病人的談話中,了解到病人身心理上的需求,進而知道如何幫助病人,達到最高的治療效果,關懷別人真是一件不可或缺的東西啊!
李皎正、方月燕(2000)‧關懷照護—護理教育的核心‧護理雜誌‧47(3),22-27。
伊裕君(1991)‧護理人員離職原因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之探討‧榮總護理‧8(4),428-436。
李選(1989)‧臨床護理人員壓力感、疲潰與自我主見度之探討‧護理雜誌‧36(1),85-98。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