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寒假作業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 1045101031 姓名 陳詩蓓

書名 護理雜誌 作者 余尚儒
出版社 台灣護理學會 出版年月 2018年 2 月
索書號 ISBN ISSN:0047-262X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急速高齡化,是台灣未來難以避免的課題。2016年日
本高齡化率已經達到27.3%,推估2060年台灣將和日本同樣,趨近總人口的40%。2025年開始,日
本戰後嬰兒潮世代邁入75歲大關之後,將衍生出長期照顧及臨終安排的問題。自1976年以降,日
本人在家死亡逐漸被在醫院死亡取代,經過這幾年在宅醫療的努力推動,2016年,「在家死亡」的
比率已達12.7%。然而,日本將在2040年迎接死亡海嘯,到達「多死社會」高峰,屆時每年有167
萬人死亡,因此,2012年日本政府確立推動「社區整體照顧系統」,在宅醫療中居家護理是不可或
缺的角色。本文整理日本過去居家護理發展經驗,作為借鏡。目前居家護理的給付財源是來自醫療
保險與介護保險的混合。2016年,日本有8,613間居家護理所,搭配1萬4千家在宅療養支援診所,
照顧57萬在家療養患者。未來台灣的居家護理,如何建構我國在宅醫療的基盤,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日本相對於台灣來講更早針對老人社會這個議題做研究,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速度將比日本更
快,對於台灣將面臨的需求一定就是如何增加照護人手、如何將長趙人員的離職率降低。
日本與相當多的企業家聯手打造老人社區,讓老人的居家生活能夠更加的便利,更擴充高齡照護
設施與鼓勵智慧健康住宅改建,以處成高齡照護服務活動的產業與科技的發展,台灣也建造了長庚
養生文化村,讓老人們養老有了更多的選擇。老人社區是為了讓老人積極的經營生活而不是被動的
接受養護、協助他們過獨立自主的尊嚴生活、是一個可在學習、在發展,並可達成心願和做出貢獻
的場所。
在未來老人的商機會更加的強大,為此很多國家都開始研究長照這個議題,日本最近研發了如何
讓因為行動不方便而需要坐輪椅的民眾更加的便利,研究出了一種把人吊起來的機器,來讓民眾更
加方便,據說也將引進台灣。
這次妹妹去日本參觀了養老院,跟我說了很多有關日本為了老人社會所做的努力。日本有規定每
一間養老院都必須要有一大片的草坪或農地,政府也有規定40歲到65歲必須要繳介護保險專門給
老人的保障。日本的政府會透過與私人企業的合作,以打造出更完善的保障。而本文章的作者也希
望台灣政府可以參考日本政府的做法,放寬民間企業參與長照事業的法規,也希望政府可以研擬出
促進長照服務與科技產業化之相關政策,以實現台灣長壽樂活的政策目標。

新增時間 : 2018-03-01 19:45:07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