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護理典範

台灣宣教之父馬雅各,是第一位到台灣的蘇格蘭醫師及宣教師,以醫療推動宣教,放棄了伯明罕醫院的醫師職位,自願前往台灣傳教。
1836年3月18號出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街附近的馬雅各,於英國愛丁堡大學畢業,是一位出色的外科醫生,馬雅各父親是蘇格蘭自由教會的長老,他的童年就是在蘇格蘭自由教會裡長大,馬雅各先後到柏林、巴黎醫學院受訓。1864年,他前往廈門接受語言訓練,隔一年後來到台灣宣教。
護理/醫療貢獻:
一、1865年台灣第一所醫學院-台南新樓基督教醫院
二、推行白話字運動與翻譯新約聖經:1880年,他奉獻一台羅馬字拼音的小型印刷機及排字架、鉛字等印刷工具,以羅馬字拼音的台灣話白話字運動,來推行信徒培育,這套印刷機對日後台灣南部教會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三、重建台灣宣教中心
四、建立三個教區
1.府城東方山崗教會
2.台灣中部山地教會
3.嘉南平原第三教區
五、福音的種子在台灣茁壯
心得:
馬雅各付出了很多,最一開始不但直接拋下未婚妻和親人來到台灣宣教,而且在短短的時間內要學習廈門和台灣的通用語言,就是因為要準備到台灣宣教,以醫療推動宣教,還設立了台灣第一所醫學院,免費幫人們看病,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遇到了許多貴人又加上自己努力的精神,所以如果沒有馬雅各醫生就沒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因此,馬雅各醫生堪稱為「台灣宣教之父」。他就是有這種無所畏懼的精神才能讓自己那麼的成功,就算失敗了還是會趕快站起來,不會放棄,不枉費他一開始放棄了在伯明罕醫院的優秀職位,前往台灣以醫療宣教,在我自己接觸了護理課程之後,不但學習到一般高中學習不到的東西,也可以幫助家人、親朋好友了解一些護理知識,也修正一些錯誤的醫療觀念,因為護理人員或是醫生都是需要經過一連串的用功讀書、實習、考取職照,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加倍練習,我相信自己也能夠學習馬雅各的精神,雖然大家都說讀護理的很辛苦,或是聽到很多在外面工作的護理人員都受到不好的待遇,自己現在也才剛要升二年級而已,我希望自己能夠堅持著自己的夢想,成功成為細心偉大的護理師。

新增時間 : 2016-08-23 01:45:00 / 修改時間 : 2018-02-28 16:45:2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