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兒科實習 第一周心得

實習總評值及心得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在一般臨床技能方面,雖然目前做的都是容易的技術,但真的動手去做時,還是發現有很多問題,例如嬰兒梗道或嗆到時的處理。在實習過程,有一次就遇到嬰兒是仰躺著,沒辦法吐掉嘴裡的東西,通常遇到這種情況,就是改變姿勢拍背,但是嬰兒跟娃娃不一樣,娃娃是硬的而且沒有拉扯管路的問題,所以第一次套用到嬰兒身上就有些笨拙,而寶寶梗到的情況卻是不能讓你慢慢來的,從那次在被學姐糾正之後就比較注意抱寶寶的姿勢,還有注意管路的位置,動作比較利落些,才避免以前動作卡的窘境。

嬰兒病房一定做到的的就是每天的餵奶和換尿布,一天的流程都有規律,我覺得這有個好處就是能提早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準備,事先練習技術跟評估方法,在執行時便不會亂了手腳,之後每一天依照上次的經驗,改進做錯的地方,操作後就很有成就感。剛開始幾天還會不清楚自己現在該做什麼,但是一天天實際操作,就越來越了解,能夠正確執行護理技術、掌握各項的基礎護理技能操作。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兒科病房遇到的小問題可能都會引發後面嚴重的影響,之前在新知就有查到低體溫對嬰兒影響,當嬰兒低體溫時心跳會減緩、讓周邊血流灌注下降、加重呼吸窘迫甚至可能致死,但偏偏嬰兒身上的體溫很容易藉著接觸冷而散失,了解了之後有一點小嚇到,但也因為有這層了解對病人一些護理動作才會更注意。這些同樣也可以用在其他事情上面,像是泡奶的濃度,如果在嬰兒體內水粉平衡狀況持續用錯誤比例,嬰兒容易水中毒甚至腦水腫,在了解護理活動之前,吃透病人的相關資訊很重要,在不了解病人的狀況下就執行或給藥容易帶來危險。解釋異常檢驗數值、疾病的生理病理狀態也是同理,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個案,這是我在這過程中學到的。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意思我理解是,能對遇到的問題獨立思考原因、解決辦法,像是寫DART一樣,臨床是有標準流程的:發現問題、收集資訊、分析數據、評估證據、邏輯推理寫出護理紀錄。發現問題的時候一開始都是報告老師跟學姊,但是這幾天也看到了,新病人一個接著一個的來,不式是每個人都有那個時間,這時是沒有任何外援的,所以才要練習這種思考方式吧,第一次一個人接個案發藥、排一天行程時感覺尤其明顯,因為不會有人讓你參照,一開始都會有種無力感,因為事情不會一直照著自己的想法走,像是想好幾點要做護理照護但上一個沒做完,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最後因為調整計畫,會發現自己的想法越來越靈活,遇到問題先自己想好要怎麼解決。

(四)關懷:
說到關懷,因為嬰兒沒辦法說自己有什麼需要,而他們也很容易遇到危險(上個人護欄沒關好、嗆到),常去看看他們不只可以起到關懷的作用,也能檢查有沒有一些潛在性的危險,又是一重保障,而且在嬰兒病房的寶寶大部分的時候只有會客時間才能與父母家人接觸,我想這樣應該會蠻缺發安全感的吧。實習的時候也被很多同學幫過忙,有時候也會一起討論各個個案的狀況,在做護理的時候(尤其是換尿布包巾)最需要別人一起,就這樣互相幫忙的做,也能互相提醒、一起進步。

(五)倫理素養:
在倫理素養方面,我覺得我還是能夠做到道德倫理的,兒科常會知道一些隱密的事,臨床就有聽過產婦的生的孩子對丈夫說是第一胎,但記錄上顯示是第二次生產了,還是孩子父母家庭關係很亂,這些如果口無遮攔的就在公開場合討論的話,對當事人間可能會造成問題,也許事情根本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呢?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尊重人的方式,在說話前要想一項,尊重別人隱私,銷毀個資、就是保護個案隱私的其中一環,有時回到家會跟家人說到在醫院實習遇到了什麼事,有涉及個案名字資料、隱私的,就必須保密了。在照護個案過程中,還要能尊重個案文化信仰多樣性。另外不只是對病人,像是在學習過程中,對同學和老師也是如此。

(六)溝通與合作:
其實有關與人相處是我的弱項,我自己也很頭痛這個問題,上一梯老師提醒過這方面的問題,我比較缺發主動性,但主要還是不喜歡說話的關係吧,但是有人的地方就須要說話,醫院又是及需要溝通的地方,所以這次實習學著跟別人一起共事,偶爾會問問其他人個案的近況,雖然有時候還是覺得有點別扭,但還是慢慢練習吧。(這份心得應該不會公開吧....?!)

(七)克盡職責性:
自己的個案要自己照顧,經過實習兩站之後一經比較有這個概念了,兒科需要關注的事情像是各個時間點該做什麼都已經包給我們知道了,而且因為大家都在做所以倒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剩下的就是獨立性的活動,在點滴輸注給藥之後要自己去處理好,在做完這些之後我會去看看學姐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幫忙洗奶瓶,哄小孩,去看看其他人需不需要幫忙。

(八)終身學習:
這次實習幾乎都在被作業追著跑,比較少像之前實習有找其他資料、也沒提早做案例分析,覺得有點可惜,沒辦法馬上找到自己案析的問題。比較多是跟著老師學姐看,看著有疑問、或是自己做技術的方式錯了,老師跟學姊都隨時糾正,或回答我們問的問題,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

二、心得
這次實習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人與人相處的重要性吧,很多東西一個人真的做不來,這幾天也有看到學姐會找人幫忙,像留靜脈留置針的時候打不到,可能就會找其他人幫忙,或是交班也需要溝通,不只是需要和病人相處、還有自己的團隊,沒有人可以一個人完成所有事情,只要有人的地方都離不開同伴的。現在想想,也許在他們看起來沒甚麼、很簡單就能做到的事,但是對我來說卻是很了不起的事,互相擅長得都有所不同,也許一個團體就是這樣子吧!各個人擅長的不同,才能互相幫忙配合,所以我們才需要同伴。

這次實習兒科,體驗和以往差很多,嬰兒不會說話,他哭可能真的是嚴重的問題(點滴滲漏、疼痛),也可能就是生理需要(餓了、尿布濕了),也可能就是單純嚎兩聲,在兒科做事並不會像其他科那麼的緊張到不敢做、手抖的,不會,不過也是需要很多學習的地方,因為所有事情都必須了解一點,而且不能動作太慢。比如:嬰兒病房最基本的你必須知道怎麼正確的抱小孩、餵奶應該用什麼姿勢小孩比較喝的進去…等等。有一次我餵的小孩幾乎都沒什麼吃奶,但是之後看到學姐餵卻餵的進去,之後觀察大家比較會餵的人的方法,才發現自己的姿勢跟別人不太一樣,應該說是角度,奶嘴和嬰兒兩個45度的關係讓嬰兒比較容易吸,我的在嬰兒嘴裡卻有可能會擋住,這些都是經驗。平時最難的就是發現自己的問題,因為沒有對比、也不是真實操作,難度減低,但實習卻能讓人很快發現自己的不足,或是讓別人指證你的不足,很多的正確示範在這哩,從別人得經驗裡學,再檢討,自己也會比較不容易犯錯。

新增時間 : 2019-04-02 19:57:09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