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書名:夢的解析 作者:西格蒙德.佛洛依德
讀後心得:
夢中的世界,如萬花筒般變化無窮,如外太空般神秘莫測,有著讓人摸不著邊際的吸引力。然而,佛洛伊德將「夢」結合「性學」來延伸心理潛意識的研究,這本身幾乎是前所未有的嘗試,畢竟, 人們一切的文明乃至於哲學,都是在必然的主觀上架起相對的客觀。夢本身是荒唐的,無限可能的,意識上卻又難以自由編織的,而佛洛伊德認為,我們把不能滿足的現實欲望壓抑入夢境中,通常每個人作夢夢到的東西其實都有特殊的涵義,就例如說:當人們在夢中夢到自己在考試,代表考試在現實生活中實在讓人壓力很大,因此在潛意識中會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績。如果夢到一場自己完全沒有把握的考試,就意味著做夢者害怕面對生活中未知的挑戰,也許這就是古人所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其中我備感疑惑的是,為什麼人們會遺忘掉夢,或只記得片段呢?《夢的解析》中有提到「我們在清醒時,通常把無數感覺和知覺立即忘掉,因為它們過於微弱,或是隸屬於他們的精神興奮太過輕微。」對於這格觀點我很認同,就好像為什麼當我們從惡夢中醒來時,我們能夠彷彿歷歷在目的說出過程,是因為它能夠觸發我們對恐懼的害怕感,抑或是在好夢中意猶未盡的雀躍感,就是因為它對我們來說是強烈的。
佛洛伊德以他獨特的思想完成了這本巨作,雖然遭到當時的人們的無數批評,但不可否認的,他對於後世的文學造成了強烈且深遠的影響。然而夢究竟是想告訴我們什麼?這些提出來得科學觀點真的對嗎?當在有新的理論推翻時,夢還會是夢嗎?


書名:白色巨塔(中) 作者:山崎豐子
讀後心得:
在《白色巨塔》這本書的封底介紹中,似乎隱隱約約地闡述著作者有著另外一種身分,然而在上網搜尋後發現山崎豐子(白色巨塔作者)在四十多年前是為社會線的記者,他已多年的採訪經驗來完成這部描述著醫院制度裡隱藏爾虞我詐的灰暗面,故事中的角色在白色的象牙塔裡爭權奪位,甘願攪進這名利的漩渦之中。
故事敘述兩名醫師的人生,財前五郎是食道癌專門的外科醫師、里見脩二是內科的醫師。 醫術精湛的財前,自視過高缺乏醫德卻又並不是一般戲劇中描述的反派、惡人。他出身貧困,一心想出人頭地,自負醫術比老師勝出,苦熬多年等到升任教授的機會,期待名譽地位的加冕。里見只求盡一個醫生的本份,讓病患受到最好的照料,升遷前途他雲淡風輕,卻為了達成理想中的醫療服務,成天埋首工作,卻因此忽略了家庭。然而他們兩個又不是善或惡能形容的,只是不想向現實屈服,迷失本性,不過這就是人就是現實,他們永遠堅持自己的理念,到死都不肯妥協。這種不輕易動搖的決心,不也是讓偶爾被挫折所傷的自己,想要逃避現實時,最好的借鏡。

新增時間 : 2016-02-18 16:46:08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