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書名:耳鳴,是救命的警鈴
作者:賴仁淙
出版社:平安文化
大意:文章中提到其實耳鳴不是病因,絕大多數的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表示有地方出現異常,提醒我們該好好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找出引起耳鳴的真正原因。
耳鳴門診常見引發焦慮、憂鬱、失眠等情緒問題,其實我也很難想像耳鳴竟然會導致一個人會有自殺的傾向,例如:十九世紀,梵谷的一生充滿傳奇,後人從過往的病歷及書信中發現,他長期遭受耳鳴及暈眩所苦,更推測他可能因內耳的內淋巴水腫而引起「梅尼爾氏病」。治療過梵谷的醫生曾記載,梵谷經常聽到噪音,讓他感到十分痛苦,因此許多人都認為「耳鳴」是促使他走上自殺之路的導火線。這是個後人認為的案例,但其實耳鳴是來救命不是害命的。耳鳴的成因很複雜,牽涉的範圍也很廣,包括身、心、靈各方面。
新近研究發現耳鳴與大腦聽覺皮質的異常活躍有關,從前端負責收集聲波的內耳毛細胞到末端大腦皮質出問題都可能造成耳鳴,且65歲後碰上耳鳴機率高達三成,雖然病因難找、不易根治,但耳鳴帶來的不愉快經驗卻有機會獲得改善。「事出必有因,耳鳴是來幫患者求救的,」發現患者反反覆覆出現耳鳴是有原因的,通常是身體某部分出了狀況,比如梅尼爾氏症(一種內耳疾病)發作前,耳鳴會特別大聲
;又比如鼻子有發炎狀況,像是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因為鼻子是對外開放的區域,又有耳咽管和耳朵相通,一旦阻塞就可能加重耳鳴狀況。文章中有個案例,一位中年男性耳鳴兩年治不好,結果照了核磁共振才發現鼻腔蓄滿膿液,是很嚴重的鼻竇炎,處理兩個多月後痊癒,耳鳴也好轉。
總而言之,文中傳達的訊息讓我知道,99%的耳鳴是良性的,如果沒有檢查出特殊狀況,一般耳鳴是會慢慢痊癒或改善的。把耳鳴當成忠心耿耿的保鑣,一旦出現,就是告訴你身體出問題需要去關照,不必把它當成敵人。
心得:看完這作者醫師的文章了解到,在這個醫學文明高度發展的時代,耳鼻喉科醫生必須有一個認知:耳鳴不能只當成聽力的問題來處理,所以只顧耳朵,不管身體其他系統的治療方法早已經嚴重落伍了!耳鳴就如同疼痛一樣,是一種警訊,表示身體正在向你發出求救的電報,通知你身體出狀況了!因此我們可以把耳鳴視為身體的警衛隊。有些疾病是沒有立即生命危險的,如果以疼痛來警示,未免太過沉重,因此身體先以耳鳴來提醒你,尤其是聽覺或附近器官系統出狀況時。例如胃食道逆流患者也可能耳鳴,這是因為胃酸到喉嚨及耳咽管的距離很短,一旦胃酸湧上來時,就可能塞住耳咽管,引發耳鳴。讀完讓我增進了對於耳鳴的認知。

新增時間 : 2018-02-21 13:15:18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