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度暑假作業

主題:護理倫理─安樂死
姓名:張顥瀚 班級:護四辛 座號:3號 學號:1045101374
書名: 1.天堂計劃:陪父親走向安樂死的一段路 作者: 艾曼紐.貝爾南
2. 「痛不欲生」還是「安樂死」 作者: 孫維仁

文章: 從醫師的天職來看成癮性藥物之管理

心得: 我尊重病人不接受急救的意願,但我一半不太贊同安樂死的方法,卻也有一半贊同安樂死,因為安樂死不僅不合法,與醫生救人的使命不符,而且我一向很擔心萬一「安樂死」的權利如被誤用或扭曲,而變成「安樂死」的義務,那就非常危險了。
文中提到作者的父親想要有尊嚴的離開人間,但她的女兒卻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但如果這些症狀是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我們會有什麼想法,會想要餘生之年都要靠著別人的協助才能過生活嗎?也許大多時候的人都說台灣醫療很進步,但遇到這種問題時,即使在進步的醫療都是無法救治的。
在台灣,曾經出現過先生因不忍妻子因病痛纏身,在妻子的要求下忍心對自己的妻子下手,最後出庭自首,但在他心裡承受多少的壓力,如果在台灣也有合法的安樂死程序,或許就沒有這樣的悲劇發生。
安樂死,可能在有心人眼裡,能夠當作借刀殺人的工具,但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或許是能夠讓他能夠安心地離去方式。誰都不能保證十年後,我們彼此之中不會有人生一場大病後就從此癱瘓,如果是你得到這種終身需要他人協助的症狀,你會想要成為家庭裡的『負擔』嗎? 是我的話,我會選擇將自己最後想做的事情做完後,就結束自己的生命,不成為他人的負擔,我也不想看到家人因為自己的疾病而感到苦惱,那如果發生問題的是在你身上,你的選擇是?
在病痛纏生時,服藥來為自己抑制疼痛,是不是也等於慢性自殺的一種,在身旁的家人,看了也會不忍心看著自己的親人這樣的漸漸地死去,如果自己生了病,還要看著家人為了你而哀傷,不是更痛苦嗎?

新增時間 : 2018-08-27 23:00:1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