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心得「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的身心靈」

我借閱「你的五歲孩子」這有很多很多敘述到我小時候對父親及代理我母親角色的奶奶,對他們的依戀及想要得到他們的讚美,是佔據很多很多的。了解了五歲孩子的心靈角色,更是了解對他們的溝通及照顧。
對於孩子們,他們的想法就是「想找媽媽」、「媽媽會不要我嗎?」、「我想要家人的讚美」、「我想要吸引家人的注意」等等的。作者說:「五歲的孩子是黃金年齡」原因是以上剛剛所講的,他們想要展現自己,就必須學習新事物,是智力發展快速的時期。
當他們再努力對我們展現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隨便敷衍說「好棒」,他們反而會覺得「媽媽不喜歡我了」,造成兩種結果。1.生氣鬧事,只為了吸引大家。2.更努力展現自己。這些都讓我想到小時候我自己對上我媽的感覺,學到任何東西,馬上告訴媽咪「媽咪媽咪,你看」。
我發現在每個時期,大概五歲到五歲半是一個穩定期,可五歲半到六歲是不穩定期。他會意識到「做這個是為了什麼」可能造成易怒、遲疑或是躁動,而我們會覺得小孩是在自造麻煩,這時的我們就不要讓他繼續學習一些艱澀的文字吧!只會寫成顛倒的文字而已。
這本書,主要告訴家人們,每個階段可能會發生什麼東西,而不可能說明指出等等是會發生什麼東西,也主要是在教我們大人如何面對孩子的心理,能給一個適合他們的環境生活。

新增時間 : 2018-09-09 12:41:53 / 修改時間 : 2019-02-21 22:58:08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