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暑假心得

第一篇 :
一位乳癌病人行乳房切除及重建手術之護理經驗 記錄於民國97年
民國100年四月 高雄護理雜誌

第二篇 :
一位年輕女性乳癌術後之恢復室護理經驗 記錄於民國103年
民國105年一月 志為護理第15卷的四期

第三篇 :
照護初診斷乳癌行全乳根除併立即性自體組織重建病人之護理經驗
記錄於民國101年
民國103年七月 馬階護理雜誌 第八卷的二期

心得 :
現今的衛生福利部在2018年統計全國癌症中,女性乳癌排名第四。
裡面我最喜歡第二篇「一位年輕女性乳癌術後之恢復室護理經驗 」,首先不看內容說什麼,就先依據她找得理論中,都是在5年以內的,算是有效證明。再來,這就是我喜歡的主要原因了,是他有提及術後24小時內會出現的症候群,名為手術後的噁心嘔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 PONV),雖然說作者在後面有說,這是大約有20~30%的病患會發生的問題,而如果大量使用止痛藥,如鴉片或是術後揮發性麻醉劑,長達1小時以上,其發生N/V可能性更為增加。
在第一篇跟第二篇中,使用的是疼痛指數,而第三篇則是視覺類比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除了最後一篇,其餘疼痛指數都在6~7分,嚴重妨礙到睡眠,甚至無法入睡的可能。原先我覺得很詭異,為什麼同樣是乳癌切除,為何術後給人的感覺卻不一樣呢?仔細一比對,發現到是不是全乳切除會連帶神經也一起切除?最先我的想法只有不同的手術方式有不同的術後合併症照護。突然驚覺我的思考能力還待加強。
在三年級下學期有教到N3個案報告,我一打開文章第一個想法是看有沒有把時間性、依據性寫出來,或是護理問題依嚴重性來排順序。也許當時的個案報告已經與現今的寫法有不同之處了。

新增時間 : 2019-08-31 10:24:52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