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寒假心得

我閱讀到
1.「不同護理衛教方式對術後病人使用自控是止痛之成效」
2. 「長者糖尿病足之護理經驗」
3.「靜脈曲張出血和肝昏迷者之護理經驗」
我主要閱讀的方向是衛教方式,每一個衛教又能帶給我思考,想
「為什麼要這樣子?」、「這樣子做又能有什麼效果」
很多民眾不曉得疼痛來了該如何是好,或是肝指數過高是不是癌症,還有得糖尿病是不是永遠都要打針。這些都是再熟悉不過的大眾迷思,常常講到要「好好衛教」但真的民眾都聽得懂嗎?
在我看的第一篇有講到多媒體衛教的方案,這是鑒於現今社會普遍使用3C產品,帶出圖片、聲音、文字甚至是手語,這些都能有更好的傳達給病人。
糖尿病衛教的護理診斷大多是知識缺乏(糖尿病自我照顧)、足部傷口感染及截肢有關。知識缺乏大概是普遍各大慢性疾病常有的問題,飲食、穿著、觀察傷口變化等等的,因為這類患者的醣類會被蛋白質取代而逐漸減少,導致於傷口恢復力不佳而且神經傳導下降而無發現有受傷此事,才衍生出截肢。


肝是代謝人體血液中的有害物質,常常聽見「沒肝人生是黑白的」確實如此。
文中提到潛在危險性損傷(出血有關),個案的飲食是搭配漸進式飲食主要是避免吐血的問題,而且又有靜脈曲張出血的問題,我們能盡量減少出血量或是盡量抑制導致出血的原因。像是等長運動(閉氣、咳嗽)
另外要觀察是否有解黑便或是嘔吐有沒有咖啡色液體,這些都是預防靜脈曲張出血的自我檢測,能盡早就醫檢查。

新增時間 : 2019-02-21 22:59:22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