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 護理典範

我看的是「愛在吾土吾鄉」這是第五、六屆醫療奉獻獎。 大多是講外國人在早期來臺灣的過程跟到了臺灣的哪裡做了什麼事情,又或是原本預計要去哪裡又因為什麼因緣際會而來到臺灣等等的,以及敘述對家鄉的思念又放不下偏向地區諸如此類等等的,這些無私奉獻自己的下半輩子,從青絲到白髮,只為了看見自己的病人的微笑和無病痛的樣子,這一切都給予自己無限的動力,直到自己衰老,就像「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有個在馬祖地區的石仁愛,他的行為感動了大家,大家用廣東話給他取名為「姆姆」,是媽媽的意思。剛開始大家都沒有看過外國人,個個就像見鬼一樣的躲了起來,之後石仁愛她選擇先誘惑小孩,用各種糖果、餅乾、營養品之類的吸引小孩,在藉由小孩來消除大人們心中的害怕,另外,她主要的醫療能力是婦產科,可是當時有宵禁,而生小孩是24小時都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她大膽的去跟軍方協調得到夜間通行證。她運用巧思來改變大家的恐懼,以及她的勇氣使民間擁有更好的醫療環境。 在台東有位最年長的「飆車族」名為葛玉霞,她總是騎著機車從台東的北部到南部騎透透,明明開車會更方便,但葛玉霞只因為機車能夠騎到更深入的地方,而不願學開汽車。他的早上都是在診所裡當護理師,下午則是騎著機車當起居家護理,每天接十幾戶家人,而且不辭辛勞的奔波於台東南北,我跟家人從新北市中和區騎機車到鶯歌區,屁股都麻痺了,兩臉頰麻麻的,所以我能了解葛玉霞坐在機車上的刺骨寒風、一路顛簸的感覺。 做大愛不難,只在於自己有沒有決心。

新增時間 : 2008-03-18 16:15:43 / 修改時間 : 2019-02-21 22:58:25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