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學年度寒假閱讀心得

護三丙 1055101128 22 何婷瑋
書名:
一.慈悲的語言:走進護理師的日常風景,寫一首生命的詩
二. 護理生涯札記
三. 台灣醫療文選
台灣醫療選心得: 高木友之先生(賴和):「要做醫生之前,必須做成了人,沒有完成的人格,不能盡醫生的責務。」這句話不只能用在醫生上,所有醫療團隊的人員都應該將這句話奉為圭臬。我想這除了是高木友之先生的人生哲學,也是他為什麼受到敬重的原因。一個人的人格,是身為人最重要的條件,不論此人的出身、職業或是才藝,更遑論以「人」為照護對象的工作者。醫者,乃以醫治人為目的,在一個做人的道德上,我們應該在重視技術同時也應該重視病人的權力。病人有之的權力、有隱私的權力、有決定的權力…。所以,先懂得如何有完全的人格去對待你的病患,你才有辦法在身、心、靈上給它完整的醫護。
鮮血帶來的悸動(王溢嘉):身為一個醫護人員,面臨他人的血光之災是無可避免的。如何在面對他人的不幸下而有正確的想法和觀念、心情的調適,也是醫護人員要面臨的課題。作者在手術台上初次面臨肝臟切除手術,興奮之餘,更得到了無價之寶:一顆感恩的心。
百合病人(王浩威):這篇文章認我們能夠細微的觀察到一位住院病患的心情故事。住院病患心中的寂寞與焦慮,在夜晚的寧靜下更顯得敏感脆弱。身為護理人員如何藉由外在的觀察,發現病患內心的不安?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對於病患在生理層次外,更深層了解的文章。
台灣媳婦的心願(拓拔斯.塔瑪匹瑪):一位醫生在醫療資源不足的離島,它的決定可以影響一切。不論是醫生還是護理人員,病患的生命有時掌握在我們的手上,這個沉重的負擔提醒我們應該要嚴謹慎重。文末嬰兒順利的誕生,讓人感到生命的強韌以及甜美,這是每個醫護人員希望自己的病患擁有的故事結局。
病人、醫師、教科書、誰是我的老師?(黃達夫):作者說:「很少有病例是一成不變的符合教科書上的記載,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動態的,由於個別的變化而有不同程度的差異。」這就好像我常常聽到的一句話:「現在學校交教是一回事,而到了臨床上工作,又是那麼一回事了。」究竟我們要相信誰呢?我想,我們相信教科書、相信前輩、相信病人。因為,教科書是基本,我們需要他來教育我們;前輩是時間的累積,我們需要從那裡汲取我們所沒有的經驗;病人是你的課題,它所擁有的特質是獨一無二的。文中也談到「視病如親」的意義何在。我和作者的意見相同,我不認為真的能夠將病患真的是為自己的父母。因為孔子也曾經說過,愛是有分等級的,弟子規也是這樣說。我認為所謂「視病如親」的真意,應該是指站在病人的立場去想,明白病患的心理

新增時間 : 2019-02-18 00:26:5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