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一下 暑假作業 閱讀心得

護理學史 張芙美

這本書在敘述醫護的歷史發展角度,介紹護理與照護工作在不同的時空下的演變,內容包含南丁格爾與現代護理之起源等,不管在哪個時期哪個國家,護理都漸漸備受重視,對軍事或是一般民眾而言,當身心疲累及受創時,我相信醫療照護都能給予他們一絲希望和慰藉。護理人員無論在哪個時期都擔任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傳播正確的一般醫療知識,並宣導良好的衛生習慣,醫療團體幫助那些患者度過難關,給予人們希望。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以前很多人都對於無償及犧牲的護理奉獻為榜樣,提倡犧牲自己照亮別人是崇高的美德,其實我覺得並不是很符合人性,我認為同理心及慈愛是好的,但懂得愛自己的人才懂得愛別人,人不應該為了世俗的認為而犧牲自己的權益,事情應該取得一個平衡點,過與不及都不是一種美德。我認為醫療人員是很偉大的職業,願意冒著染病的風險幫人看病,體諒患者的心情給予安撫,但現代總有人認為護理是一種服務業,應該滿足病人所有的需求而在醫院大鬧,希望他們能改變這種想法並理解護理的意義,也希望醫院能有原則保護那些醫護人員的權益。




靈性護理的理論與實務 中華民國護士福音團契

這本書告訴我面對未來職場應具備什麼心態責任,需運用自己的生命心得、生命智慧、價值觀或信仰,給予病人靈性的照護。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一句我很喜歡的話,他說:護理人員要了解死亡才能體會別人生命的寶貴,而全力去照顧病人。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因為只有愛惜生命知道活著的意義的人才知道生命的可貴性。靈性護理是全人照顧的基礎,是透過自我超越的方式體會到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我還在書中看到一句話:若我們照顧這些人如銅伺候神一般,那我們得到的祝福將如同摩西。我想他是在說,若我們對待病人如同信徒當初對耶穌那無償奉獻及照顧的心,我們的心靈必得飽足,而靈性的滿足,我們才有愛心去滿足病人的需要。我相信照顧病人並不是一種簡單的工作,從台灣醫療場域護理人力一直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呈現人力短缺現象就能夠知道。踏入這個行業除了要充實自己的知識外,還得先在內心有心理建設,在面對自己內心的疑惑及無力下還得照顧患者,並面對生命死亡的焦慮。




在心蓮病房的故事 許禮安

人生就像一場夢,當人死後,我們都帶不走任何東西,我想這或許是一種空虛感,人們之所以對於死亡懼怕,是因為對於死亡的疑惑,因為無法脫離習俗的閉鎖不願提起,害怕所以不願了解,普遍的亞洲人對於死亡的用詞都是"往生",他們委婉的提起草草的結束,對於生命的啟終或許我們該開放點,人一生無法脫離生老病死,死亡像是無法避免的巡迴型態,其實死亡就是一個很正常的自然現象,我們雖然沒辦法對於死後的世界有什麼了解,但是如果生命只是一場夢,那你要在作夢時清醒,或者是在清醒時作夢,其實也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其實我們不必去追究,病人到底是清醒的還是在作夢,我們只需要用心的去感受去尊重,因為生命終究是一場夢。當我們的時間所剩不多時,我們應該把握所剩的時間,去體驗感受這個生活這個世界,完成了無牽掛的內心世界。我想人生就是如此,當我們在最後一刻達到滿足、幸福時,就不再牽掛著什麼,生命的有效期限才讓人更懂得珍惜。

新增時間 : 2017-06-29 14:47:16 / 修改時間 : 2019-07-07 15:50:4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