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典範人物2

馬素珊宣教士
馬素珊是1957年來到台灣,前後在台灣一共二十五年之久,她在教學上是一位十分認真的護士,更是當時少數具有碩士學位的護理人員,因此她除了創辦門諾護校,也完成『門諾護理行政手冊』,為門諾護理部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礎,因此門諾特別將護理部,以她之名,命名為『馬素珊護理館』。黃文雄說,護理人員的重要性,與醫師同等,因此護理文化的傳承更顯可貴。馬素珊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認為病人均有靈性、社會、心理、身體四方面的需要,護理人員必須掌握原則替病人進行護理計畫,先尊重「人」受造的價值,才能帶出好的護理。護理部副院長韋淑玲則表示,門諾的護理宗旨「為主服務」即是提供身體、心理、靈性及社會之全人照護,而在理念方面,則以「尊重、安全、效能、團隊」,以承接宣教士理念與現代護理需求,達到「有效的護理」。馬素珊他是一位護理界的好推手,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成立了門諾護校,造就一批批純良 無怨無悔投身護理的白衣天使,在基督教門諾會醫院擔任訓練護士的工作。 ,並且身體力行的實踐著護理之美,實為護理宣教士播種臺灣,最具影響力及貢獻的代表性人物。
看完馬素珊的偉大事蹟,覺得一個外國人能對台灣付出這麼大的貢獻實在令人感動,從一個字也聽不懂得他,經過努力學習之下進入了聖經學院,學習護理,學習數度驚人的她在短短時間就在基督教門諾會醫院擔任訓練護士的工作,並在教學上給了學生極大的信心與鼓勵,才能孕育出一批批純良 無怨無悔投身護理的白衣天使,這場極大的挑戰他從未放棄,才能有如今的佳績,這種精神及毅力值得我們學習,也在未來生活中善加利用。

新增時間 : 2017-08-29 14:07:04 / 修改時間 : 2017-08-29 19:14:54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