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歷史 : 手術、西方醫學教育、以及醫療照護制度的演進(107暑假作業)

閱讀後心得感想:這本書講了很多關於現代外科的發展故事,並描述各種醫學
創新,包括:麻醉問世、感染的預防、抗生素、胰島素和現代藥物的發展運用,以及現代醫學教育與
各種手術方法的改革,外科醫師的能力因而提升到前人無可想像的地步。
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在麻醉藥發明之前,外科手術絕對不屬於醫療主流。除非沒辦法了,病人不會同意讓外科醫師動手,這與「以毒攻毒」的做法差不到哪裡去。因此之故,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的外科醫師,地位遠不如內科醫師來得高;他們所能做的手術,也相當有限,以治療外傷為主(包括截肢)。若真的要他們給病人開腸破肚,也只是死馬當活馬醫;病人除了多受折磨外,手術的成功率更是奇低無比。因此,外科史上最重要的進展,就是十九世紀中葉麻醉藥物的發明與應用;從此,外科醫師才能從容仔細下刀,而不只是求快而已。
從以前到現在就有人嘗試在人身上動刀,像是切除皮膚上發炎腫脹的膿瘍或是贅瘤;三國誌當中記載華陀給關公刮骨療毒,大抵也屬於這個範疇。且不論故事是真是假,作者無非想強調關羽的膽量異於常人;換作一般人,就算不痛死大概也死一半了吧,更不用說大喊亂叫種種哀嚎的叫聲,哪能像關羽那樣跟華陀開玩笑聊天。
從肉眼不可看見的微生物引起感染發炎的觀念,雖然起源甚早,但遲至十九世紀中葉以降,才由巴斯德、柯霍等「微生物獵人」以實驗證實。在此同時,開始有外科醫師提倡「無菌手術」的重要性,器械與手術室的消毒、醫師術前洗手、戴手套、口罩及穿乾淨的手術袍等做法,逐漸成為常態,也大幅降低了病人的術後感染。這是繼引進麻醉後,外科醫學的另一重大革新。
早期的外科醫師容易被同行的內科醫生瞧不起,認為他們不懂多少人體的運作,就給人家亂動手術;其實之前的內科醫師也沒有很好,真正能把病患的病醫好的也沒幾位醫生。除了能用的藥物有限外,他們常用的好些做法,例如放血、催吐與灌腸等,壞處經常大於好處。真正現代的科學醫學,還是十九世紀中,以活體動物實驗為主的生學興起後,才逐步建立起來的。
十九世紀歐陸的醫學研究人員是在解剖學的基礎上,藉助物理與化學的知識與方法,一點一滴地解開了人體生理運作的奧秘,其中包括心臟跳動、肌肉收縮、血液循環、氣體交換、食物消化、尿液形成等原理。從生理學衍生出來的生化、藥理、生物物理、免疫等學門,在二十世紀蓬勃發展。由此受惠的是整體醫學,而不限於內科或外科。
對外科醫師來說,輸血與輸液標準的建立,是基礎醫學的功勞,不但大幅增加了他們手術成功的機率,也讓他們的信心大增,逐漸可以挑戰愈來愈複雜的手術。他們不再滿足於像切除闌尾、膽囊、卵巢、子宮等簡單的手術,開始進行各種有困難度的手術;比如說:腫瘤切除、腸道重建、血管修補(動、靜脈瘤及栓塞),甚至開心臟、開腦、器官移植等高難度的手術。
看完這本書讓我學到了以前發展還沒那麼完全的時候,醫生是如何幫病人治好他們的病或者是學習到各種醫療的技術如何法站到現在那麼的完整跟健全,讓我們有辦法學習到那麼好的東西

新增時間 : 2019-09-01 23:25:36 / 修改時間 : 2021-02-21 18:46:4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