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的負荷

同情的負荷
David A. Karp著
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反覆,牽動著家人的喜怒哀樂、生涯規劃和原本的人生夢想,因為照顧是一輩子的情感、責任和義務,割捨不斷,但情何以堪的是──「痊癒」竟如此遙遙無期。對每一位精神疾病照顧者而言,不僅是體力上的操勞,更是心力上的折磨與考驗,「照顧者會不斷地問老天、問醫師、問自己,為什麼我所愛的人會得到這個疾病?為什麼無法根治?為什麼無法控制?為什麼照顧他是如此的心力交瘁?為什麼醫療、保險制度和福利申請是如此的不友善?」……這些問題很難找到答案,因為病因是多元的、藥物控制是有限的、精神疾病的突發性和威脅性是無法預測的,而所有的制度並不是為精神病友和家屬設計的。

在本書第一章的序言中寫道:「我們對精神疾病的瞭解有限,對於精神疾病的主要照顧者的辛苦和照顧歷程更是所知不多……」而本書的貢獻在於:

.肯定照顧者的辛苦和承受的壓力
.將照顧者的煎熬透過書寫與敘述呈現出來
.反應出體制對精神疾病患的忽略、漠視與冷淡

希望讀者看完本書後能夠試著以理性的角度看待精神病患,將疾病與人分開來看,以同理的心情對待精神病患的家人,並以客觀的立場倡導體制的改革。如果本書能夠達到此目的,對社會有所貢獻,這會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心得:如果我們只滿足於「分享他人情緒」,之後卻永不行動,那麼這和對方沒「分享」有何差別?「好可憐」、「我好同情妳」這樣的話,當事者自己說也行。其實這種「純粹同情」的舉動,很可能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關係,也就是:反正我知道我不管怎麼向人求援,別人都只會告訴我,「妳好可憐」、「我好同情妳」,所以,我乾脆就不再說了。
  
自認具備有深刻「同情心」的人,他們的作法通常只會是「豎起耳朵聽」,然而當需要他們伸出援手,他們卻又通通跑的不見人影,美其名是「不能干預他人獨立或者克服困境的歷程」,但實際上卻是出自於一種冷漠、怕麻煩,甚至怕被拖累的心態。這麼一說,不知道會不會又有人想成,為了表現我很有「同理心」,所以不管誰來向我求援,我都一概伸出援手?如果這麼想,那又錯了,「同理心」的基礎應該根植於「自己不感覺勉強」這一件事情之上。也就是如果妳目前的情況僅能提供妳的陪伴,那麼最適合妳的同理心作法便是,不帶假設立場地陪在前來求援的人身邊,聆聽他心裡的苦悶與難過。而不是付出超過自己所能負荷的東西(比方錢,或者是責任),只為了圖那一個『妳真的好好』的虛假讚美。

新增時間 : 2018-09-06 18:10:50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