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書名: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愛,讓我們學會勇氣和奉獻 作者:林瑞玲
*書名:下一站,幸福:白血公主的生命畫廊 作者:李惜資
*書名:最後的選擇:一位醫師給臨終病患的八堂課 作者:Robert Martense
【讀後心得】(至少 500 字):
訴說作者林瑞玲家庭的真實故事,她們家就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聰穎的舅舅阿成怎麼會得了這種病,究竟是哪個環節錯了?是父親高齡生子的原因?還是他放棄成為學子的可能,把經濟支援留給妹妹阿珠也就是作者的母親念書的那刻起?又或者阿成的女友移情別戀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無論原因為何,在發病當下未獲妥適治療,成了疾病惡化的源頭,一纏就是三十幾個年頭。
一個家庭是由每個成員編織而成的牢密鐵網,任何一個人的決定都將影響家庭成員的人生,阿珠的母親在兒子阿成發病時,放棄科學的治療,選擇相信民俗療法,最終散盡家中財產;而阿珠在阿成犧牲自己就學前途的原因下,毅然決然做了承諾,肩負起母親和生病哥哥往後三十幾年的人生。
看著這個故事,不免感到難過,如果阿珠的母親願意相信醫生而做治療,或許就能像其他病患一樣痊癒,但這也不過是放馬後炮罷了,害怕精神疾病的不只是他人,照顧者本身也擔心病人沒有好起來的那天,因此寧可相信傳說中的治療方法,尋求那虛幻的可能性。精神疾病令人害怕的原因,在於我們不曉得病人會有什麼樣的舉止,是否會傷害我們,因此只好選擇隔離他或者言語攻擊他「肖狼」、「瘋子」、「神經病」,試圖將病患與我們做區隔,這是對於疾病不認識所做的行為;而另一方面我們國家對於遭受精神疾病患者傷害的補償措施太少,作為建立社會保護機制的掌權者,相關制度的建立仍然太薄弱。因此,因為恐懼,所以我們拒絕認識,當然也就對思覺失調症的認知更少。
作者的舅舅在沒有發病時,與正常人相同,會看報、抽菸,然而發病時會自言自語、做出奇怪的動作,但他從來沒有傷害人,即便別人罵他「肖狼」,他也只是逃離現場而已。我想,作為原本可以成為高級知識份子的舅舅而言,他的理性仍然凌駕於狂怒之上。阿珠用半輩子照顧母親和哥哥,消磨自己年輕歲月的時光,甚至放棄學業、犧牲與丈夫女兒難得的假期,如果不是因為愛,又怎能照顧他們三十幾年?忍受三十幾年的異樣眼光?這本書簡單闡述思覺失調症家庭的大半輩子。作者以自身的家庭寫這本書,希望讀書可以認識思覺失調症,不能接受,至少不要誤解它。對於人腦和疾病,人類僅能做部分解讀,而包容與相關機制的建構,才是這本書最想傳遞的訊息。多點認識、少點誤解,至少帶給照顧者,更多自由與喘息的空間。

新增時間 : 2018-08-27 14:50:0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