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的人際心理療法:本土人際心理治療模式的建立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丁
學號 1065101385 姓名 周瀞喻

作者姓名 唐子俊(Tang Tze-Chun)

西元出版年 2018年3月 文章標題 憂鬱症的人際心理療法:本土人際心理治療模式的建立
期刊名稱I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 卷(期) 24卷1期
起訖頁數 P15 - 21

【自訂一主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人際心理治療的研究國外開始於1960年代,發現憂鬱個案常常有人際關係的問題,人際問題改善,憂鬱症狀也跟著改善。經過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實證基礎,逐漸擴展運用在老年及青少年憂鬱、雙極性疾患、飲食疾患及藥物濫用等問題。台灣本土經驗則是從醫院對於憂鬱症的介入模式,擴展和修改成為校園及社區的介入模式,對於問題的主要領域、談話次數以及社區化,有不少重要的修正。本文作者從這些本土化經驗與國外做比較,希望有更多的社區及臨床工作人員,驗證及運用此種快速有效的治療方式,協助個案處理情緒及人際問題,減少功能退化的後遺症。
So What 學習要點
由於治療的時間短,並且可以訓練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以及輔導老師,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下操作, 並且不用花掉太多的時間類推到生活情境,因為已經直接在生活情境面臨的問題主題中實際操作,治療效果快,維持時間久。並且經由不同的團隊推廣到老人及青少年憂鬱症、身體問題引起的憂鬱症例如癌症合併憂鬱、雙極性疾患、HIV陽性合併憂鬱症等等。在本土化的過程當中,翻譯相關手冊及提供密集督導,驗證人際心理治療在台灣的運用經驗,並且在不同的個案族群人際問題會做修正,逐漸推廣到不同的族群。憂鬱症由於是一種生理的疾病, 在人際心理治療當中認為必須要和藥物結合,才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是一種生物社會的理論模式,並不會鼓勵個案不要接受藥物治療,是可以和醫療模式緊密合作的一種心理治療。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現今罹患心理疾病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我們要懂得了解及怎麼與他們相處,以便我們之後護病關係的發展,通過這篇文章讓我們知道可以運用多元的治療方式去護理不同的病人

新增時間 : 2020-09-14 23:39:39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