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度寒假作業

來源:台灣全文資料庫

看了與鼻胃管的文獻之後,也鞏固到了更多關於鼻胃管的這方面的知識例如:在鼻胃管留置期間的口腔照護及灌食相關注意事項, 包括:
口腔清潔:
留置鼻胃管的長者,雖然比較少,甚至完全不從嘴巴進食,但仍然需要進行口腔護理。每天至少須清潔口腔一次,才能維持長者的口、鼻清潔與衛生。
*若長輩意識清醒可配合,建議仍以刷牙進行清潔。
灌食前要留意,務必要確定鼻胃管是否在胃裡:
檢視固定鼻胃管的易拉膠/透氣膠帶是否鬆脫,以及刻度是否正確。
打開鼻胃管頭蓋,將鼻胃管開頭置入水中(打開前須先反摺,或是先蓋上蓋子,置入水中後再打開蓋子,以避免空氣跑入造成腸胃脹氣),看有沒有氣泡產出,如果有,表示鼻胃管可能在氣管中而非胃部。
灌食時要注意:1.灌食前先灌入 20 ml 的溫開水,以確保管路通暢。
2.每次的灌食量約 200~400cc,每 2~4 小時灌食一次(可依長者的接受度及消化狀況進行調整)。
3.灌食前先將:
鼻胃管反摺,灌食空針插入胃管口,再倒入欲灌入的流質食物,再將灌食空針舉高,超過病人胃部約 45 公分,緩慢放開反摺的胃管,利用重力讓食物自然緩慢地流入胃中,灌食速度以 200cc /3-5 分鐘灌完。
4.灌食過程中需留意長者的反應,若覺得胃脹胃痛或是噁心想吐,就放慢灌食速度或是暫時停止灌食。
灌食後要注意1.再灌入20~30 ml 的溫開水沖洗鼻胃管,避免食物殘留,導致鼻胃管阻塞。
2.灌時後,請先維持灌食姿勢約 0.5~1 小時,避免消化不良造成腹脹或嘔吐。
3.灌食用具以清水洗淨後晾乾,置於清潔容器內保存。
注意事項:
1. 突然劇烈咳嗽或呼吸急促。
2. 阻力大且無法灌食。
3. 出現腹痛或嘔吐情況,停止灌食後狀況仍未改善。
4. 鼻胃管滑出,或不確定是否在胃中。
5. 反抽物的顏色呈現咖啡、暗紅、鮮紅色(需先排除為食物本身的顏色)。
以上情況要迅速就醫
鼻胃管在現代蠻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根據數據統計全台灣有大概有超過19萬病人留置鼻胃管。在許多長照中心和醫院都能看到有鼻胃管的個案,長照中心最常見的原因大多數都是長期臥床而長期插上鼻胃管的長輩,而在醫院大多是短期吞嚥困難而插上的個案。我在生活中最常見到的鼻胃管個案就是在長照中心。長期臥床插鼻胃管的算比較多數,但也有極少部分是因為拒是或者是由口進食會嗆咳的但是意識還算清晰的長輩也插上鼻胃管。維持每日營養所需的養分是解決了,可是很奇怪的是,沒有插上鼻胃管前的長輩,剛開始在插上鼻胃管之後會十分抗拒,會想方設法地怎麼拔掉鼻胃管,到後來就只好通知家屬而同意約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突然間就愈發無神,狀態一天也比一天差。原本可以坐在大廳,可以與旁邊人對話,卻演變成了只能躺在床上每天盯著天花板發呆的長期臥床個案。這讓我想到真的要讓那極少數的長輩也插上鼻胃管嗎?他們真的無法通過溝通或者是無法通過訓練而正常進食嗎?在看完文獻後發現不是完全不能恢復到正常進食的狀態,是可以由專業人員的協助下作恢復訓練的,希望此類的個案可以通過這些恢復到原本的狀態,開心度過晚年。

新增時間 : 2022-02-12 21:49:55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