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作業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    護理科  |    班級  |    五護一丁  | 
學號  |    1085101208  |    姓名  |    林芷莘  | 
書名I  |    實用傷口護理  |    作者  |    葉碧芳  | 
出版社  |    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1995 年04 月  | 
索書號  |    *006873*  |    ISBN  |    957-640-186-0  | 
*【撰寫心得書名】  |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 
|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 
| 皮膚分為三層,表皮與真皮之間有基底膜連接,皮膚有感覺、保護、體溫調節、維持身體形象、免疫、住維生素 D形成這些功能,可以感覺到外界的壓力、溫度、痛覺等,可以保護身體不受外界化學、物理、細菌、過濾性病 毒、輻射線的刺激,防止體內水份及電解質的損失。血液中含有1.紅血球 ..2.白血球 3.血小板,白血球又分為1.嗜 中性 2.嗜酸性 3.嗜鹼性 4.淋巴球 5.單核球,血小板與受傷血管的傷口接觸時,會釋放出血小板凝集因子,巨噬細 胞可吞食細菌、外物、死亡的嗜中性白血球,分泌蛋白質溶解?分解膠原蛋白或結痂的壞死組織。肉芽組織由新 血管及膠原蛋白合成,而會由鮮紫紅色變鮮紅、淺紫紅痣淡粉紅色,最終與周圍皮膚類似的膚色。細菌感染的話 會影響炎症期,如果發燒或白血球增多會引起併發症,例:敗血症。受傷的地方要固定時間的翻身,改變身體的 壓點。止血為避免大量失血,清潔傷口為去除異物、細菌的感染。膚料分為好幾種,例:含有內容物的,帶有 保濕功效。水膠片型使氧氣、空氣無法通過。膠布對人的反應分為機械性與化學性,有些使用不適會發癢、發 言,使用於不同部位的貼法不一樣。使用繃帶須有固定夾或膠布固定,主要讓血液能夠循環。不同形成的傷口有 不同敷料過程。 | 
| So What 學習要點: | 
| 皮膚分為好幾層,每層都有自己的功能。第一階段的炎性期在傷口附近會出現紅、種、熱、痛的現象,第二階段 的增生期會有肉芽組織的增生,第三階段的成熟期為傷口癒合的最後一個階段,可看見傷口逐漸收縮、變薄、變 淡色。傷口的評估需要的步驟有(一)收集資料:主要是要了解一些導致傷口的原因,(二)測量傷口:主要是要測量傷 口的長度。彈性壓力繃帶使用於血管病變處,以防水種、肌肉活動助於血液循環及回流。有支持性的繃帶能使肢 體靈活活動,避免再次受傷,但有水腫的部分不得使用此種繃帶。換藥時紗布不可用力拉扯,要使用生理食鹽水 沖鬆,自然掉落。要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再用紗布把傷口拍乾,最後擦上藥用紗布與膠布包紮傷口。傷口有分 為急性與慢性,急性為短暫時間,慢性為長期時間。 | 
|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 | 
| 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要形成一名護理師不是簡單的事,需要經過不斷的學習,不管是傷口的照護或著其他重大 的照護,一旦一個步驟錯了,後果就不堪設想,雖然還沒學到基護這門科目,但讀完後讓我發現不管是小的傷口 或大的傷口都不能忽視,雖說大的傷口比較有可能發炎,就會只顧大傷口,小傷口卻忽視,但每個傷口都需要用 心的照護,一定要做好消毒,上藥,有必要還要用紗布包紮,以免感染,細心與用心是護理師必備的原則,這次 的作業讓我對傷口的照護越來越盡心,不像以往都放者不管,這是一種很棒的成長。 |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