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噁心、嘔吐的迷思
產科是我們在三年級的專業科目,我讀的這篇文章是揭開妊娠噁心、嘔吐的迷思。噁心、嘔吐是妊娠初期最常見的不適症,也是困擾諸多孕婦的來源。會出現孕吐的現象,其實是因為媽媽的身體,為了迎接新生命到來,體內荷爾蒙開始改變、新陳代謝出現變化,進而影響到媽媽腸胃蠕動的速度,才會導致腸胃不適;另一方面,荷爾蒙變化,使懷孕媽咪的味覺和嗅覺變得敏銳,讓媽咪容易感到噁心、想要嘔吐等孕吐症狀。透過醫學研究報告提到,在每位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發生孕吐的比例大約為50%~80%,但其輕重程度不一,有可能只產生噁心、腹脹、食慾不振而非嘔吐。這種情形通常會持續到孕期第十六周,過了第十六周之後,症狀通常就會慢慢緩解。只有少部分的準媽媽會一直持續到妊娠七、八個月。雖然近來的研究已顯示,噁心、嘔吐對孕婦而言,並非純然的生理反應,更蘊藏了心理、社會、文化等機制在內,是一個複雜多元的懷孕現象;然而,這個現象對孕婦的影響卻往往被輕估,因為長期不受重視的結果,非但影響我們對此症實際的瞭解,更產生了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這些說法雖缺乏實證或研究的基礎,卻廣為流傳,日積月累,竟匯聚成種種迷思。看完這篇文章讓我對妊娠噁心、嘔吐問題了解了更多,也讓我體會到孕吐真的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