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我覺得大體老師願意捐贈自己的身體,對我來說很偉大,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捐贈自己的身體,也有可能是介於家人會介意自己的近親赤裸裸的躺在架子上,作為別人解剖研究、教學用,沒辦法接受自己的親人這樣給那麼多人看到、觸摸到,甚至有些人會不尊重大體老師,對待大體老師態度輕浮、隨便,這些都有可能是大家不願意捐贈自己大體的原因。要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應該要以虔誠的心、態度好還有不隨便開玩笑的學習態度去觀察他、觸摸他。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
參觀大體這難能可貴的機會,這一生可能就這一次而已。去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人體的器官、身體內的構造長怎樣,因為一直以來只看過課本的構造圖,從來沒機會看到過人體真實的器官和構造,去之後,刷新了我原本想像真實器官和構造的樣子,我發現真實的樣子好像和我想像的有些不同。一開始老師講解完,開放讓我們觸摸器官和人體內的構造,接觸到的問題是我剛開始只敢看,不太敢摸,害怕觸摸到的觸感還有怕侵犯到大體老師的身體。
(2)So What?(所以,為什麼?)
在出發去參觀大體的前一天,我的期待大過於緊張和不安,總感覺這並沒有那麼可怕,只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不要去侵犯到大體老師,就不會出什麼事了。聽過助教的講解後,我才知道原來心臟不是在左邊正中間,而是在中間偏左,但也有些人在正中間或中間偏右,觀察和仔細聆聽完,我發現就算性別相同,每個人的器官和體內構造也可能會有些微的不同,像是有的人心臟比較大,有的人心臟比較小,有的人腎臟比較大,有的人腎臟比較小,還有每個人的胃內皺摺不一定相同,有些人皺摺較明顯,有些人較平滑。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做?我有什麼收穫?)
參觀大體結束後,我想我的改變就是變得更清楚地了解到各器官在哪些位置和體內構造的模樣是如何。我想要改變我晚睡的壞習慣,以利減少對身體的傷害。這次學習到的知識我希望可以運用在以後實習或工作上,告訴個案什麼樣的行為,會對身體器官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
參觀大體這難能可貴的機會,這一生可能就這一次而已。去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人體的器官、身體內的構造長怎樣,因為一直以來只看過課本的構造圖,從來沒機會看到過人體真實的器官和構造,去之後,刷新了我原本想像真實器官和構造的樣子,我發現真實的樣子好像和我想像的有些不同。一開始老師講解完,開放讓我們觸摸器官和人體內的構造,接觸到的問題是我剛開始只敢看,不太敢摸,害怕觸摸到的觸感還有怕侵犯到大體老師的身體。
(2)So What?(所以,為什麼?)
在出發去參觀大體的前一天,我的期待大過於緊張和不安,總感覺這並沒有那麼可怕,只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不要去侵犯到大體老師,就不會出什麼事了。聽過助教的講解後,我才知道原來心臟不是在左邊正中間,而是在中間偏左,但也有些人在正中間或中間偏右,觀察和仔細聆聽完,我發現就算性別相同,每個人的器官和體內構造也可能會有些微的不同,像是有的人心臟比較大,有的人心臟比較小,有的人腎臟比較大,有的人腎臟比較小,還有每個人的胃內皺摺不一定相同,有些人皺摺較明顯,有些人較平滑。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做?我有什麼收穫?)
參觀大體結束後,我想我的改變就是變得更清楚地了解到各器官在哪些位置和體內構造的模樣是如何。我想要改變我晚睡的壞習慣,以利減少對身體的傷害。這次學習到的知識我希望可以運用在以後實習或工作上,告訴個案什麼樣的行為,會對身體器官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