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報告

護二甲 1005101036 李偌溦

書名:靈性護理

作者:高美玲

心得: 存在於個人心智與思想的活動,表現於個人的思維,呈現於個人的人生哲學與價值觀;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具無限變化的潛能,屬於個人的內在本質。在與病患相處上,一個貼心的照護動作、細心的問候,都可以達到靈性照護的功效。
靈性一詞又常與宗教併用,但兩者概念其實並不相同;宗教僅是滿足個人靈性需求的方式之一。即使是無神論者,仍會有屬於自我的信念。
若有健康的靈性,則可保持內心平和,接受事實、活在當下;相反的,若有靈性的困擾,則會表現出退縮、憂鬱、喪失自信、低自尊、失落等行為。
運用希望建立技巧如:觀察、溝通、與聆聽及觸摸,運用同理心、社會支持、包容等來確認個案的感覺;陪伴個案走過困境,並反應個案所要傳達之訊息的真正意義,進而了解個案痛楚,提出觀點分享。
鼓勵個案以生命回顧,來表達其經驗,發現生命的意義和目的,重建生活價值觀。
臨終陪伴,讓我體驗到:如果人生是一場球賽,在上半場我一直作我該作的事,作一位母親該作的事,作作一位太太應該作的事,作一位護士應該作的事。我一直衝,一直往前衝,我讓自己很忙很忙。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一直不願承認,我希望自己很卓越,以獲得別人的肯定。表面上看起來很忙碌,但其實心裡其實是很空虛的。上半場我一直拼命忙碌,但我想中場休息,重新想想下半場要怎麼走。上半場雖然忙碌,但不一定是有意義的。但那意義是什麼?我覺得那是超越薪水、職位、用世俗眼光可以衡量的東西。
我認為將死亡融入生命,不是一般人認為的悽慘,反而是積極正向。接納生命的實象,意謂著在行動上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預備」。我要預備的不只是我會生病,我身邊的人也會;不只是我會死,我身邊的愛人也會死,到時候我要如何面對?
當一個人願意坦然接納生命的實象,明白每一個人,在每一天都朝向他生命的盡頭前進。這時候我們才能夠誠懇地去思考:「在有限的人生中,對我重要的是什麼?我要活出什麼樣的生命?」來安寧病房,我感受到死亡更為具體而貼近時,我才明白必須要將死亡融入我的生命當中。人雖然知道要好好規劃下半場,但人卻也經常沒有動力,因為他覺得死亡還很遙遠,這就是沒有將死亡融入自己的生活。陪伴臨終病人給我「助力」,告訴我一定要誠實地對生命採取行動,我必須要在中場休息時間,好好地想想我要怎麼樣來打人生的下半場。

新增時間 : 2013-02-23 13:55:01 / 修改時間 : 2013-03-03 19:47:2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