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給氧裝置) 護四甲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給氧裝置)

體驗技術之學理
許多因素會干擾呼吸的狀況,像是疾病、外傷及手術;而當呼吸受到影響時,可能導致血中的氧氣含量減少(低血氧) 。此時需要提供氧氣,以供病患身體代謝活動所需;而氧氣就如同藥物一樣,給予的劑量方式如未能符合病患生理的需求,可能導致病患身體的傷害,且須有醫生的指示。氧氣療法(oxygen therapy)是指給予高於大氣壓的濃縮氧氣。空氣中的氧氣濃度為21%,也就是說正常呼吸的狀況下,吸入的氧氣比率(fraction of ispired oxygen concentration;FiO2)為0.21(21%);若在吸入的氣體中增加氧氣的濃度,便可以使FiO2增加。氧氣治療的目的,在於治療血氧過低症,同時可以減少呼吸系統及心臟的負荷,擴大日常生活、行動範圍,進而提高存活率。在臨床上,治療目標為維持動脈血氧分壓在65毫米汞柱以上,以供給組織需求。氧氣當作藥物來進行治療,就要用對流量、濃度、時間、頻率、供氧系統及給氧方式。一般氧氣治療的設備分為供氧設備及氧氣吸入裝置,常見的居家供氧設備有高壓氧氣筒、氧氣濃縮機與液態氧3種。分為高流量和低流量裝置。高流量裝置所提供的氣流,可充分供應患者每次吸氣所需,也可維持較固定的吸入氧氣濃度。低流量系統提供的雖然是純氧,但流量並不足夠每次吸氣所需,不足部分由大氣補足,因此氧氣濃度隨著每次呼吸頻率、深度而不同。給氧療法適用于:1.由呼吸、循環、神經系統病變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發紺,血氧飽和飽和度<0.85(85%),PaO2<7.33kPa者。2.重度貧血、休克及有缺氧表現的其他危重患兒。3.一氧化化碳中化碳中毒、亞硝酸鹽中毒、溺水、電擊等意外。4.新生兒窒息。

體驗經驗及反思
(1)體驗題目執行過程的說明:核對醫囑並評估缺氧症狀、徵象等,再來洗手, 氧氣和給氧設備(中央供氧或氧氣筒、依醫囑給予氧氣裝置、氧氣流量表、聖誕樹、氧氣潮濕瓶和廣口潮濕瓶、無菌蒸餾水、延長管、長短蛇形管、嚴禁煙火或氧氣使用中警告牌)的準備,攜用物置病人單位,解釋給氧目地及過程還有注意事項(最主要的危險為爆炸及起火,大部份的火災來自於使用氧氣時又點菸,因此一定嚴格要求使用者及家人在氧氣使用時不得抽菸,氧氣筒不可接近火源,並要小心避免打翻。),安排半坐臥。(了解目的及用氧之安全須知,可增加病患及其他家屬的遵從性及安全性;採半坐臥可以使胸部擴張,增加給氧效果)。連接中央供氧(插入氧氣流量表於中央氧氣出口處,確認有氣體流出後,使氧氣流量表呈現關閉狀況)或氧氣筒, 1.鼻導管給氧法 選擇質軟的鼻導管,管壁的前端涂以石蠟油,清潔鼻孔后插入鼻腔,插入深度一般為1.5~2cm。若用有雙側孔的鼻導管,則應將側孔對準患兒的鼻孔。用膠布(對皮膚無刺激)將鼻導管固定在鼻旁,另一端接氧氣,調節氧流量至2~3L/min,或至水瓶內有連續氣泡逸出。用此方法吸氧時,吸入氧濃度一般低于30%。本方法雖簡便易行,但小兒不易接受,且分泌物容易堵塞管腔,因此應用此方法給氧要經常檢查導管是否通暢,及時清洗。(濕化可預防呼吸道黏膜及分泌物的乾燥,但在氧流量小於3L/min,是可不需要使用的)2.面罩法 將用塑料或橡膠制成的面罩固定于口鼻上方,另一端與通過水瓶的氧氣管道相連接。此方法需要較大的氧流量,一般為5~8L/min,此時吸入氧濃度為35%~45%。當患兒不能耐受鼻導管給氧或效果不好時,則可改用本方法。但用此方法時,漏斗容易移位,故應注意密切觀察,隨時調整面罩的位置。(氧氣流速需>5L/min,以避免病患呼出之氣體滯留於面罩中),採舒適臥位,洗手,紀錄(給氧時間、供氧裝置、氧氣流速、及病患給氧後反應)

(2)書寫內容需呈現該主題如何協助你培養八大核心素養
1.批判性思考: 氧氣療法(簡稱氧療)是改正缺氧,提高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水準,確保組織氧氣供應的重要治療措施。吸入的氧氣必須通過水瓶,以減少呼吸道黏膜的干燥,瓶中的水量以1/2為宜,以防止當氧氣泡過大時將水沖入輸氧管內。若為肺水腫患兒,則可將水換成35%的乙醇。
2.一般臨床護理能力: 評估病人缺氧症狀,例如:使用呼吸輔助肌.發紺.心跳呼吸加快等等,對症給氧,向病人解釋氧氣治療目的及過程,能確實執行給氧的步驟
氧氣治療並非百利而無一弊,長期使用高濃度氧氣,會抑制換氣中樞,導致二氧化碳累積,或產生吸收性肺萎縮、膨脹不全、呼吸窘迫症候群與肺纖維化等情形,所以必須在醫護人員監督下,以最小氧氣濃度達到足夠組織氧氣供應,避免可能發生的氧氣併發症。
3.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氧是維持生命必需的重要物質,正常人的氧氣供應主要來自空氣。在無氧狀態下大腦只能生存8分鐘,嚴重缺氧可使腦細胞壞死,造成意識障礙和不可逆的中樞神經後遺症。心肌對缺氧也十分敏感,缺氧可引起嚴重心律紊亂,甚至心跳停止,因此對缺氧患者及時進行氧療,改正缺氧,是維護身體組織器官正常的氧化代謝和功能的重要措施
4. 溝通與合作:藉由學生互相練習中打評分並溝通,與個案的話則是告知他戴上它是預防或矯正低血氧、降低呼吸作功、及降低心臟負荷
5. 關愛: 觀察病人15分鐘後反應及舒適
6. 倫理素養:告知給氧能帶給他的好處
7.克盡職責: 衛教給病人,例如不能自己調氧氣流速.嚴禁煙火等, 在給氧過程中應注意保持呼吸道及管道通暢,須經常檢查氧氣流量及管道情況、面罩位置、頭罩內的溫度及濕度。
8. 終身學習:檢討自我給氧技術

(3)能討論日後進一步探討提出建議:
氧氣供應系統主要有三種:壓縮氣體、液態氧與氧氣濃縮機,三者之間的差別詳下表。一般而言,對於須要長期使用氧氣治療之患者,在家裡購置一台氧氣濃縮機應是較安全、方便、及有效之方法。

心得(1000): 學了三年護理,對八大核心素養也略有心得,在基礎生物醫學方面,我學到很多人體的知識,包括結構、功能、疾病...等,這些都是未來在醫院要幫助病人恢復健康的必要條件之一,當然不只在醫院,有時也可以跟家人、親友聊聊,讓他們了解人體的奧妙。再來是一般臨床護理技能,經過基護實習後,我發現要學的東西絕對不止於課本密密麻麻的文字,還需要靈活運用跟實際操作,懂得隨機應變才能應付病人的突發狀況,重要的是要以病人為中心,技術是以病人隨時做變換,只要不違反基本的規則,例如:無菌技術...等,稍微的改變是可以被接受的,我用一句話來表示,「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這就是實習後我得到的心得,我想在未來的臨床上,這句話應該會常被用到,雖然隨機應變需要經驗才有辦法達成,但這也是臨床上刺激的地方,所有的技術都沒有一定的標準,全看護理師如何運用到不同的病人上。而批判性思考則可以去驗證我們隨機應變時是應變得宜或是不合邏輯,簡單來說就是反問自己,例如:爲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但通常我們都是想到就做,要達到自己反問那還需要多都磨練,當然問題也要找出答案,不是問完就不理,這樣等於白問,乾脆不要問。溝通與合作不只用在病人身上,我想只要是人類都會用到吧!護理是一個團隊,不是個人隻身奮鬥,所以溝通就顯得相當重要,良好的溝通才有好的合作,好的合作也需要有好的溝通,這是一個構成良好團隊的首要條件。視病猶親就是一種關愛的表現,實習時,我也有不錯的經驗,只要對病人展現出關愛,不管是語言或非語言,基本上病人也都會以禮相待,大部分的問題他都會回答你,關愛可以說是培養護病關係都必要條件。倫理也很重要,
尤其我們是中國人,古代聖賢特別強調道德倫理,而我們在臨床也要維護及保護個案及家屬的隱私,畢竟他們有身體的自主權,他們才是身體的主人,所以要做任何技術或訪談都需要徵得同意才可以執行,否則可能會影響到護病關係的平衡。剛剛說 護理是一個團隊,不是個人隻身奮鬥,所以每個人是否能夠克盡職責就顯得相當重要,如果大家都做好該做的事,那團隊的運行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個克盡職責並非只用在臨床上,有時做報告的小組分工,也需要組員克盡職責報告才能順利完成,所以這也是良好團隊的必要條件之一。終身學習這是必然的,科技日新月異,每天都有不同的產品上市,或改良的器械,如果大家當護理師之後都不繼續讀書、進修,這樣怎麼爲病人帶來健康? 我聽說過一句話,三日不讀書猶如一隻豬,何況未來四、五十年都不想終身學習,這根本行不通,而且現今個案今非昔比,資訊發達,有些新的醫療器材要是他懂你不懂,這樣護病關係就會被破壞,到時別人對我們的專業也不會抱有太大的寄望,所以我們要時常增進自己,讓自己變成海綿,可以吸收所有的知識,造福病人!!

新增時間 : 2014-08-20 08:50:31

回應(0)

發表回應